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| ·信息隐藏基本概念 | 第11-16页 |
| ·信息隐藏的定义 | 第11页 |
| ·信息隐藏的历史 | 第11-12页 |
| ·现代隐写 | 第12-13页 |
| ·信息隐藏与密码术的比较 | 第13页 |
| ·信息隐藏技术的主要性能指标 | 第13-14页 |
| ·信息隐藏领域的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·隐写分析中的主要研究课题 | 第16页 |
| ·项目背景及主要工作 | 第16-18页 |
| ·项目背景 | 第16页 |
| ·主要工作 | 第16-17页 |
| ·本论文的内容安排 | 第17-18页 |
| 第二章 信息隐藏相关知识 | 第18-21页 |
| ·信息隐藏技术分类 | 第18页 |
| ·隐写系统的基本模型 | 第18-21页 |
| 第三章 基于图像载体的信息隐藏 | 第21-30页 |
| ·图像的物理基础 | 第21页 |
| ·图像的色彩空间 | 第21-23页 |
| ·图像统计特性及分类 | 第23-24页 |
| ·几种主要图像文件格式 | 第24-28页 |
| ·BMP文件格式介绍 | 第24-25页 |
| ·GIF图像文件格式介绍 | 第25-26页 |
| ·JPEG图像文件格式介绍 | 第26-28页 |
| ·基于图像的信息隐藏算法 | 第28-30页 |
| 第四章 隐写分析 | 第30-40页 |
| ·图像隐写分析的可行性和一般方法 | 第30-31页 |
| ·隐写分析检测技术分类 | 第31页 |
| ·隐写技术研究概况及现有的隐写分析方法 | 第31-35页 |
| ·隐写技术研究概况 | 第32页 |
| ·现有的隐写分析方法 | 第32-35页 |
| ·直接观察分析法(视觉特征检测) | 第32-33页 |
| ·基于标示特征的方法 | 第33页 |
| ·基于统计特征的方法(图像隐写分析的一般方法) | 第33-34页 |
| ·通用盲检测方法 | 第34-35页 |
| ·隐写检测方法简介 | 第35-38页 |
| ·位平面分割分析检测法 | 第35页 |
| ·基于差分直方图的LSB隐写的可靠检测方法 | 第35页 |
| ·基于 DCT系数统计模型的隐写检测方法 | 第35页 |
| ·基于随机性度量的通用盲检测方法 | 第35-36页 |
| ·追尾检测算法 | 第36页 |
| ·JPEG图像 DCT系数检测法 | 第36页 |
| ·图象格式冗余检测算法 | 第36-37页 |
| ·JPEG相容性检测法、 | 第37页 |
| ·Lapalacian分布特征检测法 | 第37-38页 |
| ·基于调色板图像的通用性检测 | 第38页 |
| ·检测算法比较 | 第38-40页 |
| ·几种检测算法比较 | 第38页 |
| ·JPEG图像隐写分析 | 第38-40页 |
| 第五章 空域 LSB隐写的可靠检测 | 第40-51页 |
| ·引言 | 第40页 |
| ·自然图像的统计量建模 | 第40-41页 |
| ·基于直方图的空域 LSB隐写检测算法 | 第41-43页 |
| ·图像的直方图介绍 | 第41页 |
| ·用直方图方法检测基于调色板排序,改动索引值的隐写图像 | 第41-42页 |
| ·同时改动调色板和索引值的隐写图像的直方图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·针对图像空域 LSB隐写的相关优势法检测 | 第43-51页 |
| ·引言 | 第43页 |
| ·图像的相关性 | 第43页 |
| ·相关优势法原理与步骤 | 第43-48页 |
| ·邻域 | 第44-45页 |
| ·相关(优势)度 | 第45-48页 |
| ·n阶平滑点和平滑度 | 第48-49页 |
| ·相关优势法的算法步骤 | 第49-50页 |
| ·相关优势法的应用 | 第50-51页 |
| 第六章 模式特征检测 | 第51-59页 |
| ·引言 | 第51-52页 |
| ·公开隐写软件 | 第52-53页 |
| ·公开隐写软件隐写方法归类 | 第52-53页 |
| ·公开隐写软件识别特征列表(略) | 第53页 |
| ·几种软件剖析实例 | 第53-59页 |
| ·对Info-stego隐写软件的剖析、特征提取和攻击 | 第53-55页 |
| ·对 Hider隐写软件的剖析、特征提取和攻击 | 第55-57页 |
| ·对FontKnox隐写软件的剖析、特征提取和攻击 | 第57-59页 |
| 第七章 总结 | 第59-67页 |
| ·论文工作的总结 | 第59-62页 |
| ·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| 第62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