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力发电企业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建设及应用
中文摘要 | 第1页 |
英文摘要 | 第3-6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6-11页 |
·安全性评价概述 | 第6-7页 |
·安全性评价的定义 | 第6页 |
·安全性评价的起源及发展 | 第6-7页 |
·安全性评价的主要方法 | 第7页 |
·安全性评价特性分析 | 第7-9页 |
·系统论 | 第7-8页 |
·模糊数学 | 第8-9页 |
·控制论 | 第9页 |
·安全性评价研究的意义 | 第9-11页 |
·安全性评价的现实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关于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法的说明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安全性评价实施现状及分析 | 第11-17页 |
·安全性评价在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的开展情况介绍 | 第11-14页 |
·太二简介 | 第11页 |
·企业预评价 | 第11-12页 |
·专家评审 | 第12页 |
·初评后整改工作 | 第12-13页 |
·专家安评复查 | 第13页 |
·专家复查后的工作安排 | 第13-14页 |
·安评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分析 | 第14-17页 |
第三章 优化安全性评价的运作模式 | 第17-35页 |
·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内容 | 第17页 |
·安全性评价的方法 | 第17-27页 |
·定性安全性评价 | 第17-20页 |
·定量安全性评价 | 第20-26页 |
·安全性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| 第26-27页 |
·安全性评价的实施步骤 | 第27-35页 |
·企业预评价 | 第27-33页 |
·专家评审 | 第33-34页 |
·整改工作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安全性评价体系在建设及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| 第35-41页 |
·安全性评价的动态化 | 第35-36页 |
·安全性评价的动态管理特性是客观存在的 | 第35页 |
·实践过程中,如何体现安全性评价的动态管理特性 | 第35-36页 |
·安全性评价常态化 | 第36-37页 |
·三种查评方式 | 第36-37页 |
·三个层面查评 | 第37页 |
·“三种方式和三个层面”模式的优点分析 | 第37页 |
·管理支持多点化 | 第37-39页 |
·作业现场危险点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的比较 | 第38-39页 |
·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应用 | 第39-41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