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兴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析与评价研究
声明 | 第1页 |
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1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选题目的 | 第11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综述 | 第12-17页 |
·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4-15页 |
·区县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方案 | 第18-21页 |
·实现研究内容的技术实施方案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技术路径 | 第20-21页 |
2 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 | 第21-30页 |
·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| 第21-26页 |
·传统的经济发展观 | 第21页 |
·区域经济新的发展观—可持续发展观 | 第21-23页 |
·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| 第23-26页 |
·指标体系设计和评价方法的研究 | 第26-30页 |
·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| 第27-30页 |
3 大兴区经济发展的现状研究 | 第30-37页 |
·区域概况 | 第30页 |
·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| 第30-34页 |
·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社会发展因素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资源环境发展因素分析 | 第36-37页 |
4 大兴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 | 第37-45页 |
·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| 第37页 |
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| 第37-39页 |
·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9-45页 |
·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过程 | 第39-42页 |
·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系统结构分析 | 第42-45页 |
5 大兴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| 第45-68页 |
·指标的无量纲处理 | 第45-48页 |
·数据收集 | 第45-46页 |
·指标的无量纲处理 | 第46-48页 |
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8-56页 |
·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| 第49-51页 |
·判断矩阵的构造 | 第51-54页 |
·单项指标权重的求解 | 第54-56页 |
·层次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| 第56-61页 |
·层次单排序 | 第56页 |
·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| 第56-59页 |
·层次总排序 | 第59-61页 |
·层次总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| 第61页 |
·大兴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结果 | 第61-63页 |
·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 | 第61-63页 |
·综合评价指数的分级 | 第63页 |
·评价结果分析 | 第63-68页 |
6 大兴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| 第68-73页 |
·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| 第68-70页 |
·社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| 第70-71页 |
·资源环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| 第71-73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·结论 | 第73-74页 |
·进一步工作设想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