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 | 第1-10页 |
第一章 电子证据概述 | 第10-18页 |
一、电子证据的涵义 | 第10-12页 |
二、电子证据的类型 | 第12-14页 |
三、电子证据的特征 | 第14-18页 |
第二章 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 | 第18-29页 |
一、电子证据法律定位的几种学说 | 第18-23页 |
二、电子证据法律定位的比较研究 | 第23-25页 |
三、我国电子证据法律定位的结论 | 第25-29页 |
第三章 电子证据的可采性 | 第29-41页 |
一、电子证据可采性概述 | 第29-31页 |
二、电子证据在国外的采纳障碍及对策 | 第31-36页 |
三、电子证据可采性的判断标准 | 第36-41页 |
第四章 电子证据的证明力 | 第41-47页 |
一、电子证据证明力概述 | 第41-42页 |
二、国外关于电子证据证明力判断的规则 | 第42-44页 |
三、电子证据证明力的认定标准 | 第44-47页 |
第五章 电子证据的立法构想 | 第47-55页 |
一、电子证据立法的立法现状 | 第47-48页 |
二、电子证据立法模式的选择 | 第48-50页 |
三、电子证据法律定位的重建 | 第50-52页 |
四、电子证据具体规则的构建 | 第52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