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11页 |
第一部分 有限合伙概况 | 第11-21页 |
一、有限合伙的含义及特征 | 第11-12页 |
(一) 有限合伙的含义 | 第11页 |
(二) 有限合伙的特征 | 第11-12页 |
二、有限合伙的历史 | 第12-14页 |
三、有限合伙的现状 | 第14-21页 |
(一) 西方国家有限合伙的现状 | 第14-17页 |
(二) 我国有限合伙的现状 | 第17-21页 |
第二部分 有限合伙的法律地位 | 第21-31页 |
一、有限合伙的主体 | 第21-23页 |
(一) 普通合伙人 | 第21页 |
(二) 有限合伙人 | 第21-22页 |
(三) 普通合伙人与有限合伙人的关系 | 第22-23页 |
二、有限合伙的法律地位 | 第23页 |
(一) 有限合伙的法律地位 | 第23页 |
(二) 有限合伙人的法律地位 | 第23页 |
三、有限合伙章程及有限合伙协议 | 第23-25页 |
(一) 有限合伙章程的含义、性质及作用 | 第23-24页 |
(二) 有限合伙章程的内容 | 第24-25页 |
(三) 有限合伙章程与有限合伙协议的关系 | 第25页 |
四、有限合伙与相关制度的区别 | 第25-31页 |
(一) 有限合伙与普通合伙 | 第25-27页 |
(二) 有限合伙与隐名合伙 | 第27-29页 |
(三) 有限合伙与两合公司 | 第29-31页 |
第三部分 构建有限合伙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| 第31-39页 |
一、构建有限合伙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| 第31-36页 |
(一) 有限合伙自身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| 第31-32页 |
(二) 有利于维护法律秩序和消除司法适用的混乱 | 第32页 |
(三) 有利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主体 | 第32-33页 |
(四) 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及培育健全的金融市场体系 | 第33-34页 |
(五) 有利于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| 第34-35页 |
(六) 有利于与国际接轨,更好的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 | 第35-36页 |
二、构建有限合伙法律制度的可行性 | 第36-39页 |
(一) 我国的民族文化及经商习惯适于设立有限合伙 | 第36页 |
(二) 现行法律为设立有限合伙预留了空间 | 第36-37页 |
(三) 社会需要为设立有限合伙提供了现实基础 | 第37页 |
(四) 地方性法规突破性尝试为设立有限合伙提供了宝贵经验 | 第37-38页 |
(五) 逐渐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为设立有限合伙提供了市场条件 | 第38-39页 |
第四部分 构建有限合伙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 | 第39-43页 |
一、我国有限合伙法律制度立法模式选择 | 第39-41页 |
(一) 通过在《公司法》中增设两合公司的规定对有限合伙加以规范 | 第39-40页 |
(二) 通过修改《合伙企业法》,对有限合伙加以规范 | 第40页 |
(三) 采用合同形式确认有限合伙法律制度 | 第40页 |
(四) 制定专门的《有限合伙法》 | 第40-41页 |
二、相关法律制度的配套改革 | 第41页 |
三、我国有限合伙法的主要内容 | 第41-43页 |
(一) 一般规定 | 第41-42页 |
(二) 有限合伙的设立 | 第42-43页 |
结束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目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