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嵌入式的荧光信号采集系统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| ·荧光信号的意义 | 第8-10页 |
| ·生物荧光产生原理 | 第8-10页 |
| ·荧光的产率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| 第10页 |
| ·嵌入式系统 | 第10-13页 |
| ·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| 第10-12页 |
| ·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| 第12-13页 |
| ·信号采集系统 | 第13页 |
| ·信号采集系统概述 | 第13页 |
| ·信号采集系统的发展 | 第13页 |
| ·主要工作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章 光路搭建与前端设计 | 第15-24页 |
| ·前言 | 第15-20页 |
| ·光学仪器设置 | 第16-17页 |
| ·样品池设计 | 第17-20页 |
| ·前端电路设计 | 第20-23页 |
| ·电流电压转换 | 第20-21页 |
| ·放大系统设计 | 第21-22页 |
| ·滤波系统设计 | 第22-23页 |
| ·本章总结 | 第23-24页 |
| 第三章 单片机电路与软件设计 | 第24-34页 |
| ·单片机与外围芯片电路设计 | 第24-29页 |
| ·AT89S51 介绍 | 第24-27页 |
| ·AD 转换器MAX187 电路设计 | 第27页 |
| ·电机与接口 | 第27-29页 |
| ·单片机程序设计 | 第29-33页 |
| ·AD 转换控制 | 第29-30页 |
| ·电机控制 | 第30-32页 |
| ·通信控制 | 第32-33页 |
| ·本章总结 | 第33-34页 |
| 第四章 PC 端 VC 程序设计 | 第34-39页 |
| ·系统设计 | 第34-35页 |
| ·通信模块设计 | 第35页 |
| ·存储与显示模块设计 | 第35-38页 |
| ·本章总结 | 第38-39页 |
| 第五章 嵌入式系统搭建与程序设计 | 第39-53页 |
| ·系统电路 | 第39-41页 |
| ·嵌入式 Linux 系统搭建 | 第41-47页 |
| ·交叉编译器制作 | 第42页 |
| ·裁剪编译Linux 系统源码 | 第42-43页 |
| ·Nand Flash 驱动移植 | 第43-44页 |
| ·Yaffs 文件系统构建 | 第44-45页 |
| ·系统烧写 | 第45-47页 |
| ·Qt 环境搭建 | 第47-49页 |
| ·采集系统设计 | 第49-52页 |
| ·本章总结 | 第52-53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总结 | 第53-54页 |
| ·前景展望 | 第54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