协议安全性理论若干问题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目录 | 第6-8页 |
| 表目录 | 第8-9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3页 |
| ·安全协议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安全协议的三类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·协议的组合安全研究现状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论文内容安排 | 第12-13页 |
| 第二章 预备知识 | 第13-19页 |
| ·图灵机 | 第13-17页 |
| ·不可区分 | 第17-18页 |
| ·攻击模型 | 第18-19页 |
| 第三章 任意组合安全 | 第19-27页 |
| ·协议的任意组合安全性定义 | 第19-24页 |
| ·现实模型 | 第19-21页 |
| ·理想进程 | 第21-24页 |
| ·安全性定义 | 第24页 |
| ·协议任意组合安全定理 | 第24-25页 |
| ·混合模型 | 第24-25页 |
| ·协议任意组合安全定理 | 第2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5-27页 |
| 第四章 理想功能的分级 | 第27-31页 |
| ·数字签名的两个理想功能 | 第27-29页 |
| ·同一密码原语对应的理想功能的分级定义 | 第29页 |
| ·签名的理想功能之间分级的证明 | 第29-3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第五章 基于身份的理想功能 | 第31-42页 |
| ·基于身份的签名的理想功能 | 第31-37页 |
| ·基于身份的签名 | 第31-32页 |
| ·理想功能的提出 | 第32-33页 |
| ·两个理想功能的分级证明 | 第33-34页 |
| ·与原有安全性定义的关系 | 第34-37页 |
| ·基于身份的公钥加密的理想功能 | 第37-41页 |
| ·基于身份的公钥加密 | 第37页 |
| ·理想功能的提出 | 第37-38页 |
| ·与原有安全性定义的关系 | 第38-4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结束语 | 第42-43页 |
| 论文所作工作总结 | 第42页 |
|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42-43页 |
| 致谢 | 第43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|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