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汉三公考述
内容提要 | 第1-7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7-12页 |
第二章 东汉三公的名称演变与任免职情况 | 第12-33页 |
第一节 东汉三公的名称演变历程 | 第12-14页 |
第二节 东汉三公任职者统计与分析 | 第14-33页 |
一、三公的迁选 | 第31-32页 |
二、迁选的时代因素 | 第32-33页 |
三、三公的去职情况 | 第33页 |
第三章 东汉三公职权考析 | 第33-41页 |
第一节 东汉三公的具体职权 | 第33-40页 |
一、选用官吏权 | 第33-36页 |
二、弹劾官吏和执行诛罚权 | 第36-37页 |
三、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权 | 第37-38页 |
四、总领百官朝仪和奏事权 | 第38-39页 |
五、封驳和谏诤权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东汉三公与尚书职权的关系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东汉三公的特征 | 第41-46页 |
一、三公“相权”的分化 | 第41-42页 |
二、三公职责的虚化 | 第42-43页 |
三、三公的家族化模式 | 第43-45页 |
四、三公的处世品德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东汉三公与东汉政权的关系 | 第46-53页 |
第一节 东汉前期二者的关系 | 第46-48页 |
一、对建立国家的作用 | 第46-47页 |
二、对巩固国家的作用 | 第47-48页 |
第二节 东汉中后期二者的关系 | 第48-53页 |
一、三公与宦官的斗争 | 第48-50页 |
二、三公与外戚的斗争 | 第50-51页 |
三、对延续国家的作用 | 第51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中文摘要 | 第57-58页 |
Abstract | 第58-60页 |
后记 | 第60-61页 |
导师及作者简介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