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模糊聚类方法的盲文本数字水印研究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插图索引 | 第9-10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 论 | 第11-16页 |
·课题的来源 | 第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·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论文主要工作 | 第14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数字水印技术 | 第16-25页 |
·数字水印的基本原理 | 第16-20页 |
·数字水印的基本框架 | 第16-17页 |
·数字水印的特性及评价标准 | 第17-18页 |
·数字水印的分类及应用 | 第18-19页 |
·数字水印的应用领域 | 第19-20页 |
·几种典型的数字水印算法 | 第20-21页 |
·文本数字水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·文本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方向 | 第23-24页 |
·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汉字特征属性及模糊聚类的基本理论 | 第25-34页 |
·汉字的特征属性 | 第25-28页 |
·汉字的笔画数属性 | 第25-26页 |
·汉字的结构属性 | 第26-27页 |
·汉字的使用频率属性 | 第27-28页 |
·模糊理论概念 | 第28-31页 |
·模糊理论的产生及应用 | 第28页 |
·隶属度函数的概念 | 第28-29页 |
·模糊关系与模糊矩阵 | 第29-31页 |
·模糊聚类算法 | 第31-33页 |
·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4章 基于模糊聚类的文本数字水印算法 | 第34-47页 |
·水印算法设计研究 | 第34-39页 |
·水印信息的生成 | 第34-35页 |
·水印嵌入方式的选择 | 第35-36页 |
·水印嵌入位置的选择 | 第36页 |
·水印差错的控制 | 第36-39页 |
·水印算法描述 | 第39-46页 |
·基于模糊聚类的文本数字水印算法架构 | 第39-40页 |
·文本的模糊聚类 | 第40-43页 |
·水印嵌入算法描述 | 第43-44页 |
·水印提取算法描述 | 第44-46页 |
·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5章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| 第47-55页 |
·实验环境 | 第47页 |
·水印算法性能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水印鲁棒性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水印容量和不可见性分析 | 第48页 |
·数字水印技术实验 | 第48-53页 |
·正常实验 | 第48-51页 |
·攻击实验 | 第51-53页 |
·小结 | 第53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1-62页 |
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研究项目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