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1-13页 |
·论文背景 | 第11页 |
·论文研究目标 | 第11-12页 |
·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对等网概述 | 第13-18页 |
·对等网的相关概念 | 第13页 |
·对等网络的优势 | 第13页 |
·对等网网络模式 | 第13-16页 |
·集中式P2P 网络模式 | 第14页 |
·分布式P2P 网络模式 | 第14-15页 |
·混合式P2P 网络模式 | 第15-16页 |
·对等网关键技术及热点问题 | 第16-17页 |
·动态成员管理 | 第16页 |
·索引与搜索技术 | 第16页 |
·路由与数据传输 | 第16-17页 |
·系统安全,用户管理与信任 | 第17页 |
·P2P 计算 | 第17页 |
·P2P 技术前景 | 第17-18页 |
第3章 对等网路由算法的研究 | 第18-29页 |
·P2P 网络应用层路由所面临的问题 | 第18页 |
·P2P 网络路由算法现状 | 第18-27页 |
·Napster | 第19页 |
·个人爱好者的Freenet 和Gnutella | 第19-21页 |
·Pastry 和Microsoft 公司 | 第21-22页 |
·Tapestry 和UC Berkeley 大学 | 第22-23页 |
·Chord,Koorde和麻省理工 | 第23-25页 |
·CAN 和AT&T 公司 | 第25-26页 |
·JXTA和Sun 公司 | 第26页 |
·P2P 应用平台与Intel 公司 | 第26-27页 |
·P2P 路由算法的比较与评价 | 第27页 |
·度数和直径的折衷关系(tradeoff)对发现算法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第4章 面向对等网的分布式系统总体设计 | 第29-36页 |
·系统设计目标 | 第29页 |
·系统体系结构 | 第29-30页 |
·分布式路由及文件共享模块的设计 | 第30-35页 |
·编译运行模式 | 第30页 |
·覆盖网络的路由算法设计 | 第30-33页 |
·对等节点类的设计 | 第33-34页 |
·消息通信 | 第34页 |
·哈希函数的选择 | 第34-35页 |
·模块实现的软硬件环境 | 第35-36页 |
·硬件环境 | 第35页 |
·软件环境 | 第35-36页 |
第5章 面向对等网的分布式路由的研究与实现 | 第36-49页 |
·前言 | 第36-37页 |
·节点加入 | 第37-41页 |
·引导机制 | 第39页 |
·区域选择 | 第39-40页 |
·节点加入 | 第40-41页 |
·路由 | 第41-45页 |
·路由算法 | 第41-44页 |
·消息转发与Endian 字节序 | 第44页 |
·路由表维护 | 第44-45页 |
·节点退出 | 第45-47页 |
·接管节点的确定 | 第45-46页 |
·恢复算法 | 第46页 |
·节点退出 | 第46-47页 |
·负载均衡与节点性能利用 | 第47-49页 |
·虚拟节点 | 第47页 |
·提高重负载节点的分裂概率 | 第47-49页 |
第6章 面向对等网的文件资源共享模块的研究与实现 | 第49-56页 |
·前言 | 第49页 |
·文件共享 | 第49-50页 |
·索引发布与资源搜索 | 第50-55页 |
·基于DHT 的索引机制 | 第50页 |
·索引发布与索引服务模块 | 第50-51页 |
·资源搜索模块 | 第51-52页 |
·二次索引与二次搜索 | 第52-54页 |
·文件搜索 | 第54-55页 |
·文件下载 | 第55-56页 |
第7章 论文总结和相关展望 | 第56-58页 |
·论文总结 | 第56页 |
·未来工作及其展望 | 第56-58页 |
·拓扑感知机制 | 第56-57页 |
·热点问题 | 第57页 |
·负载扩散 | 第57页 |
·语义搜索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