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杂交种穗部性状遗传研究
| 独创性声明 | 第1页 |
|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| 第4-5页 |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目录 | 第7-9页 |
| 一、前言 | 第9-19页 |
| ·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 | 第9页 |
| ·玉米种质资源狭窄的危害 | 第9-10页 |
| ·常用的热带玉米种质资源 | 第10-11页 |
| ·热带玉米种质利用存在的问题 | 第11-12页 |
| ·玉米主要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| ·热带玉米种质改良利用的方法和途径 | 第14-16页 |
| ·热带玉米种质改良利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| 第16-17页 |
| ·热带玉米种质改良利用发展趋势 | 第17-19页 |
| 二、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| ·材料 | 第19页 |
| ·方法 | 第19-21页 |
| ·田间试验设计和性状调查 | 第19页 |
| ·统计分析方法 | 第19-21页 |
| 三、结果与分析 | 第21-32页 |
| ·四个组合六世代各性状平均值分析 | 第21-24页 |
| ·各个性状基因效应分析 | 第24-28页 |
| ·双亲间各性状差异显著性检验 | 第24页 |
| ·加性-显性-上位性模型分析 | 第24-28页 |
| ·各种基因效应对总遗传变异的贡献 | 第28-32页 |
| 四、结论与讨论 | 第32-36页 |
| ·温热杂交种与温带杂交种的遗传特点的差异 | 第32-33页 |
| ·各种基因效应对总遗传的贡献率的差异 | 第32页 |
| ·性状遗传的基因效应类型 | 第32-33页 |
| ·温热杂交种穗部性状的主要遗传特点 | 第33-34页 |
| ·普遍存在着上位性基因效应 | 第33页 |
| ·加性效应、显性效应起主导作用 | 第33-34页 |
| ·热带种质导入量的合适比例 | 第34页 |
| ·各种基因效应在杂交种的选育的作用 | 第34-3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6-40页 |
| 导师简介 | 第40-42页 |
| 个人简介 | 第42-43页 |
| 致谢词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