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园艺论文--果树园艺论文--仁果类论文--梨论文

梨雄性不育细胞学和生理机理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缩略词表第11-12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 植物雄性不育研究进展第12-24页
 1 植物雄性不育概述第12-14页
   ·植物雄性不育的表现第12页
     ·雄蕊退化或变形第12页
     ·孢子囊退化第12页
     ·小孢子退化第12页
     ·花粉功能缺陷第12页
   ·植物雄性不育的鉴定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目测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·染色法第13页
     ·花粉离体培养法第13页
     ·活体测定法第13页
   ·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第13-14页
     ·遗传因素为主控制的不育类型第13页
     ·生理不育类型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生态不育类型第14页
   ·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意义第14页
 2 植物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第14-19页
   ·植物雄性不育系的形态特征第14-15页
   ·植物雄性败育的主要时期及败育方式第15-16页
   ·雄蕊组织与雄性败育的关系第16-18页
     ·绒毡层与雄性不育的关系第16-17页
     ·中层与雄性不育的关系第17页
     ·药室内壁与雄性不育的关系第17页
     ·花丝与药隔组织与雄性不育的关系第17-18页
   ·植物雄性不育的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物质代谢第18页
     ·酶细胞化学定位第18-19页
 3 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第19-24页
   ·物质代谢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碳水化合物第19页
     ·蛋白质与氨基酸第19-20页
   ·能量代谢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呼吸速率第20页
     ·呼吸代谢途径第20页
     ·呼吸酶活性第20-21页
     ·ATP含量第21页
   ·膜质过氧化与保护酶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膜质过氧化第21页
     ·保护酶第21-22页
   ·激素与多胺第22-24页
     ·激素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多胺第23-24页
第二章 ‘新高’梨、‘爱宕’梨雄性不育形态特征和不育性鉴定第24-28页
 1 材料和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·试验材料:第24页
   ·试验方法: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花器官特征观察第24页
     ·花粉量的测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生长长度测定第25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·花器官特征观察第25-26页
   ·花粉量和花粉萌发与生长的差异第26-27页
 3 讨论第27-28页
第三章 ‘新高’、‘爱宕’梨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学研究第28-34页
 1 材料和方法第28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28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28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·‘丰水’花药和小孢子发育过程第28-29页
   ·‘新高’花药发育和小孢子败育过程第29页
   ·‘爱宕’花药发育和小孢子败育过程第29-30页
 3 讨论第30-34页
第四章 梨雄性不育组织化学研究第34-54页
 第一节 ‘新高’、‘爱宕’梨小孢子败育过程中多糖动态观察第34-41页
  1 材料和方法第34-35页
  2 结果与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·‘丰水’小孢子发育时期雄蕊多糖动态观察第35页
   ·‘新高’小孢子败育时期雄蕊多糖动态观察第35-36页
   ·‘爱宕’小孢子败育时期雄蕊多糖动态观察第36页
  3 讨论第36-41页
 第二节 ‘新高’、‘爱宕’梨小孢子败育过程中蛋白质动态观察第41-48页
  1 材料和方法第41页
  2 结果与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·‘丰水’小孢子发育过程中雄蕊蛋白质分布动态观察第41-42页
   ·‘新高’小孢子败育时期雄蕊蛋白质分布动态观察第42页
   ·‘爱宕’小孢子败育时期雄蕊蛋白质分布动态观察第42-43页
  3 讨论第43-48页
 第三节 ‘新高’、‘爱宕’梨小孢子败育过程中脂类分布动态观察第48-54页
  1 材料和方法第48页
  2 结果与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·‘丰水’小孢子发育时期雄蕊脂类分布动态观察第48-49页
   ·‘新高’小孢子败育时期雄蕊脂类分布动态观察第49页
   ·‘爱宕’小孢子败育时期雄蕊脂类分布动态观察第49页
  3 讨论第49-54页
第五章 梨雄性不育生理机理研究第54-63页
 第一节 梨雄性不育花蕾营养物质代谢研究第54-58页
  1 材料和方法第54页
  2 结果与分析第54-57页
   ·梨花蕾发育时期糖和淀粉含量变化第54-56页
   ·梨花蕾发育时期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第56-57页
  3 讨论第57-58页
 第二节 梨雄性不育与膜脂过氧化研究第58-63页
  1 材料和方法第58页
  2 结果与分析第58-61页
  3 讨论第61-63页
全文结论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班昭与《女诫》
下一篇:陇南市暴雨成因分析及引发泥石流滑坡灾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