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3页 |
ABSTRACT | 第13-15页 |
缩略语说明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7-39页 |
第一节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变化研究进展 | 第17-24页 |
第二节 治疗脑缺血药物研究进展 | 第24-29页 |
第三节 人参皂苷Re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| 第29-39页 |
第二章 人参皂苷Re对小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| 第39-51页 |
一 实验材料 | 第39页 |
(一) 动物 | 第39页 |
(二) 药品与试剂 | 第39页 |
(三) 主要仪器 | 第39页 |
二 实验方法 | 第39-40页 |
(一) 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小鼠存活时间测定 | 第39-40页 |
(二) 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小鼠脑指数和脑含水量测定 | 第40页 |
(三) 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小鼠脑组织SOD和MDA测定 | 第40页 |
(四) 小鼠全脑缺血喘息时间的测定 | 第40页 |
(五) 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 | 第40页 |
(六) 统计学处理方法 | 第40页 |
三 实验结果 | 第40-48页 |
(一) 人参皂苷Re对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(二) 人参皂苷Re对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小鼠脑指数和脑含水量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(三) 人参皂苷Re对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小鼠脑组织SOD和MDA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(四) 人参皂苷Re对小鼠断头后喘息时间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(五) 人参皂苷Re对常压耐缺氧小鼠存活时间及耗氧量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四 讨论 | 第48-49页 |
五 小结 | 第49-50页 |
六 参考文献 | 第50-51页 |
第三章 人参皂苷R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| 第51-77页 |
第一节 人参皂苷R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| 第51-65页 |
一 实验材料 | 第52页 |
(一) 动物 | 第52页 |
(二) 药品与试剂 | 第52页 |
(三) 主要仪器 | 第52页 |
二 实验方法 | 第52-55页 |
(一) 动物分组及MCAO大鼠模型的制备 | 第52-54页 |
(二) 模型鉴定 | 第54页 |
(三) 评分标准 | 第54页 |
(四) TTC染色及脑梗塞体积的测定 | 第54页 |
(五) 病理学评估 | 第54页 |
(六) 统计学处理方法 | 第54-55页 |
三 实验结果 | 第55-61页 |
(一) 人参皂苷Re对MCAO再灌注大鼠行为障碍的改善作用 | 第55-56页 |
(二) 人参皂苷Re对MCAO再灌注大鼠脑梗塞的保护作用 | 第56-57页 |
(三) 人参皂苷Re对MCAO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| 第57-61页 |
四 讨论 | 第61-62页 |
五 小结 | 第62-63页 |
六 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
第二节 人参皂苷R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 | 第65-77页 |
一 实验材料 | 第65-66页 |
(一) 动物 | 第65页 |
(二) 药品与试剂 | 第65-66页 |
(三) 主要仪器 | 第66页 |
二 实验方法 | 第66-68页 |
(一) 动物分组及MCAO大鼠模型的制备 | 第66页 |
(二) 线粒体的分离 | 第66-67页 |
(三) DPH的配制 | 第67页 |
(四) 线粒体膜流动性检测 | 第67页 |
(五) 线粒体膜脂质堆积密度检测 | 第67页 |
(六) 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物酶检测 | 第67页 |
(七) 统计学处理方法 | 第67-68页 |
三 实验结果 | 第68-73页 |
(一) 人参皂苷R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 | 第68-69页 |
(二) 人参皂苷R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膜脂质堆积密度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(三) 人参皂苷R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MDA含量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(四) 人参皂苷R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SOD、GSH-Px的影响 | 第71-73页 |
四 讨论 | 第73-75页 |
五 小结 | 第75-76页 |
六 参考文献 | 第76-77页 |
第四章 人参皂苷Re对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 | 第77-98页 |
一 实验材料 | 第77-78页 |
(一) PC12细胞 | 第77页 |
(二) 药品与试剂 | 第77-78页 |
(三) 主要仪器 | 第78页 |
二 实验方法 | 第78-81页 |
(一) PC12细胞培养方法 | 第78-79页 |
(二) 分组及给药 | 第79页 |
(三) 无血清损伤模型 | 第79页 |
(四) 缺糖损伤模型 | 第79页 |
(五) 缺氧损伤模型 | 第79页 |
(六) 自由基损伤模型 | 第79页 |
(七) NO损伤模型 | 第79-80页 |
(八) 谷氨酸损伤模型 | 第80页 |
(九) 过氧化氢损伤模型 | 第80页 |
(十) 淀粉样蛋白损伤模型 | 第80页 |
(十一) 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 | 第80页 |
(十二) 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| 第80-81页 |
(十三) 细胞SOD、MDA检测 | 第81页 |
(十四) 统计学处理方法 | 第81页 |
三 实验结果 | 第81-92页 |
(一) 人参皂苷Re对无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| 第81-82页 |
(二) 人参皂苷Re对PC12细胞缺糖损伤模型的影响 | 第82-83页 |
(三) 人参皂苷Re对PC12细胞缺氧损伤模型的影响 | 第83-85页 |
(四) 人参皂苷Re对PC12细胞自由基损伤模型的影响 | 第85-86页 |
(五) 人参皂苷Re对PC12细胞NO损伤模型的影响 | 第86-89页 |
(六) 人参皂苷Re对PC12细胞谷氨酸损伤模型的影响 | 第89-90页 |
(七) 人参皂苷Re对PC12细胞H_2O_2损伤模型的影响 | 第90-92页 |
(八) 人参皂苷Re对PC12细胞淀粉样蛋白损伤模型的影响 | 第92页 |
四 讨论 | 第92-95页 |
五 小结 | 第95-96页 |
六 参考文献 | 第96-98页 |
实验结论 | 第98-99页 |
致谢 | 第99-100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00-101页 |
发表文章 | 第101-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