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绘画论文--绘画理论论文--绘画艺术史论文

“应物象形”与“以物观我”--宋、元山水画写实传统流变研究

引言第1-10页
一、宋、元山水画写实传统流变的具体内容及其体现第10-26页
 (一) 宋、元山水画写实传统差异性比较第10-19页
  1、宋、元画家对待自然的态度不同第10-13页
   宋代:应物象形,客体第一第10-12页
   元代:以物观我,主体第一第12-13页
  2、宋、元画家对于形、神的看法转变第13-15页
   宋代:以形写神,形神兼备第13-14页
   元代:移形得神第14-15页
  3、宋、元山水画中笔墨技法的差异第15-19页
   宋代:技法完备,服务于描写对象第15-17页
   元代:笔墨进一步程式化,服务于主体心境第17-19页
 (二) 宋、元山水画写实传统传承性分析第19-26页
  1、宋、元画家对“远”的理解一脉相承第20-23页
  2、元代山水画写意精神与客观山水形态的完美结合第23-26页
二、宋、元山水画写实传统流变的原因第26-34页
 (一) 宋、元时代背景不同第26-27页
  宋代:文治的时代,画院艺术兴盛第26-27页
  元代:异族统治,文人意识觉醒第27页
 (二) 宋、元文化观念的差异第27-29页
  宋代:理学兴盛,格物致知第27-29页
  元代:人文精神的高扬第29页
 (三) 两朝画家对待绘画的态度不同第29-32页
  宋代:严肃敬业,惨淡经营第29-31页
  元代:游戏娱乐,逸笔草草第31-32页
 (四) 两朝画家对待书法与绘画关系的认知不同第32-34页
  宋代:书画同源不同法,仍属于绘画性绘画第32页
  元代:书法用笔被自觉地引入绘画范畴,属于书法性绘画第32-34页
三、宋、元山水画写实传统流变的深层文化内涵第34-41页
 (一) 审美观念的转变:由倾向客观现实到倾向主观自我第34-36页
 (二) 文人价值观念的异化:由入世到隐逸第36-41页
四、总结第41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5页
致谢第45-46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鄂尔多斯盆地沙漠高原区湖泊和潜水面蒸发能力研究
下一篇:基于PKI的安全电子支付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