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绪论 | 第11-14页 |
第一章 网络广告概述 | 第14-30页 |
一、网络广告的产生 | 第14页 |
二、网络广告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| 第14-19页 |
(一) 网络广告的定义 | 第14-15页 |
(二) 网络广告的主要类型 | 第15-19页 |
三、网络广告的特点 | 第19-24页 |
(一) 网络广告的优点 | 第20-22页 |
(二) 网络广告的缺点 | 第22-24页 |
四、当前网络广告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| 第24-29页 |
(一) 网络虚假广告 | 第24-25页 |
(二) 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行为 | 第25-27页 |
(三) 诱饵广告 | 第27页 |
(四) 网络欺诈广告 | 第27页 |
(五) 侵犯肖像权的网络广告 | 第27-28页 |
(六) 直接违反行业广告规定的广告 | 第28-29页 |
五、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二章 网络广告监管的理论基础 | 第30-46页 |
一、有关网络广告监管的基本理论 | 第30-35页 |
(一) 有关监管的主要经济学说 | 第30-33页 |
(二) 监管理论在网络广告监管上的应用 | 第33-35页 |
二、网络广告监管的必要性 | 第35-38页 |
(一) 网络广告市场无法自发形成合理秩序 | 第35页 |
(二) 网络广告市场的市场失灵无序 | 第35-36页 |
(三) 网络广告市场存在明显的外部效应 | 第36-37页 |
(四) 强化网络广告监管是促进网络广告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| 第37-38页 |
三、网络广告监管的基本原则 | 第38-40页 |
(一) 公开、公平、公正原则 | 第38-39页 |
(二) 协调合作原则 | 第39页 |
(三) 审慎务实原则 | 第39-40页 |
四、网络广告监管的体制模式 | 第40-46页 |
(一) 国外对于广告监管的主要体制模式 | 第40-42页 |
(二) 我国对于网络广告监管体制模式的选择 | 第42-44页 |
(三) 对网络广告监管机关的再监管问题 | 第44-46页 |
第三章 我国网络广告监管的现状及其成因 | 第46-55页 |
一、我国网络广告的监管现状 | 第46-48页 |
二、网络广告监管现状的成因分析 | 第48-55页 |
(一) 广告监管机关方面的原因 | 第48-49页 |
(二) 现行法律、法规在内容和适用方面的原因 | 第49-51页 |
(三) 网络广告本身的技术特性方面的原因 | 第51-55页 |
第四章 完善网络广告监管的法律措施 | 第55-64页 |
一、先行制订有关网络广告的地方法规或规章 | 第55-58页 |
二、运用网络技术监管网络广告 | 第58-59页 |
三、建立健全的网络投诉机制 | 第59页 |
四、实施网络广告经营主体的许可制度 | 第59-61页 |
五、对特殊商品落实发布前审查与备案制度 | 第61-6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5页 |
后记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