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第1章 绪论 | 第1-15页 |
| ·引言 | 第11-13页 |
| ·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3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3-14页 |
| ·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4-15页 |
| 第2章 框架技术概述 | 第15-27页 |
| ·框架技术 | 第16-23页 |
| ·框架概念 | 第16页 |
| ·框架的特点 | 第16-17页 |
| ·框架的分类 | 第17-20页 |
| ·框架的组成元素 | 第20-21页 |
| ·基于框架的软件开发过程 | 第21-22页 |
| ·使用框架进行开发的优点 | 第22-23页 |
| ·相关概念及比较 | 第23-27页 |
| ·类库 | 第23-24页 |
| ·构件(Component) | 第24页 |
| ·设计模式(Design Patterns) | 第24-27页 |
| 第3章 EB.Net框架概览 | 第27-34页 |
| ·企业应用系统体系架构分析 | 第27-29页 |
| ·EB.Net框架的总体设计 | 第29-30页 |
| ·EB.Net框架中所使用的技术 | 第30-34页 |
| ·元数据 | 第30页 |
| ·XPaht | 第30-31页 |
| ·.Net反射机制 | 第31-32页 |
| ·特性(Attribute) | 第32-34页 |
| 第4章 EB.Core组件的设计实现 | 第34-47页 |
| ·loc容器的设计实现 | 第34-41页 |
| ·动机和目标 | 第34-38页 |
| ·容器的实现 | 第38-41页 |
| ·缓存服务的设计实现 | 第41-47页 |
| ·动机和目标 | 第42页 |
| ·Cache服务的设计 | 第42-43页 |
| ·Cache服务的实现 | 第43-47页 |
| 第5章 EB.ORM组件的设计实现 | 第47-61页 |
| ·动机和目标 | 第47-48页 |
| ·EB.ORM组件的总体设计 | 第48-49页 |
| ·映射定义 | 第49-51页 |
| ·持久化数据类定义 | 第49-50页 |
| ·持久化属性定义 | 第50页 |
| ·数据类型转换 | 第50-51页 |
| ·数据访问层 | 第51-53页 |
| ·数据库访问技术 | 第51-52页 |
| ·数据访问层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2-53页 |
| ·对象管理器DataObjectManager | 第53-58页 |
| ·创建新对象 | 第55-56页 |
| ·返回数据对象 | 第56-57页 |
| ·更新数据对象 | 第57页 |
| ·删除数据对象 | 第57-58页 |
| ·数据对象间的关联 | 第58-59页 |
| ·状态管理数据对象 | 第59-61页 |
| ·基于客户端的状态管理 | 第59-60页 |
| ·DataObject状态管理 | 第60-61页 |
| 第6章 EB.Web组件的设计实现 | 第61-70页 |
| ·动机和目标 | 第61-64页 |
| ·EB.Web的工作原理 | 第64-66页 |
| ·EB.Web的设计实现 | 第66-70页 |
| ·基本概念 | 第66-67页 |
| ·EBHttpMoudle | 第67-68页 |
| ·Decorator Page | 第68页 |
| ·Decorator Filter | 第68-69页 |
| ·页面内容控件 | 第69-70页 |
|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-7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3-75页 |
| 附录A 数据库数据类型与持久化属性类型自动转换匹配表 | 第75-76页 |
|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