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Agent协同异构数字取证
| 第1章 绪论 | 第1-23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| ·计算机取证面临的环境 | 第11-13页 |
| ·多Agent协同取证的必要性 | 第13页 |
| ·相关技术概述 | 第13-18页 |
| ·计算机证据概述 | 第13-15页 |
| ·计算机取证概述 | 第15-17页 |
| ·Agent技术概述 | 第17-18页 |
| ·国内外现状 | 第18-21页 |
| ·国内外取证技术的发展现状 | 第18-20页 |
| ·国内外Agent机制的发展现状 | 第20-21页 |
| ·研究内容和意义 | 第21-22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目标 | 第22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范围 | 第22页 |
| ·结构安排 | 第22-23页 |
|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| 第23-38页 |
| ·系统功能需求 | 第23-24页 |
| ·Agent载体环境需求 | 第24-27页 |
| ·Agent运行的软件环境 | 第24-25页 |
| ·Agent运行的网络环境 | 第25-27页 |
| ·Agent取证对象需求 | 第27-38页 |
| ·常见操作系统日志文件 | 第27-34页 |
| ·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日志文件 | 第34-35页 |
| ·Windows中常见应用软件相关证据 | 第35-38页 |
| 第3章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| 第38-41页 |
| ·总体框架 | 第38-39页 |
| ·业务流程 | 第39-41页 |
| 第4章 Agent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1-60页 |
| ·Agent需求规定 | 第41-42页 |
| ·业务模块详细设计 | 第42-53页 |
| ·任务接收 | 第42-45页 |
| ·数据定位 | 第45-46页 |
| ·数据采集 | 第46-48页 |
| ·时间差校验 | 第48页 |
| ·数据发送 | 第48-53页 |
| ·类图 | 第53-55页 |
| ·数据层类 | 第53-54页 |
| ·业务层类 | 第54-55页 |
| ·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| 第55-56页 |
| ·典型序列图 | 第56-60页 |
| 第5章 控制台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0-74页 |
| ·Console需求规定 | 第60-61页 |
| ·业务模块详细设计 | 第61-65页 |
| ·任务管理 | 第61页 |
| ·任务下达 | 第61-62页 |
| ·时间差校验 | 第62页 |
| ·数据接收 | 第62-64页 |
| ·数据归档 | 第64-65页 |
| ·类图 | 第65-70页 |
| ·数据层类 | 第66-68页 |
| ·业务层类 | 第68-70页 |
| ·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| 第70-71页 |
| ·典型序列图 | 第71-74页 |
| 第6章 专家知识库、业务库设计与实现 | 第74-80页 |
| ·多Agent数字取证知识需求 | 第74页 |
| ·知识库管理工具 | 第74-75页 |
| ·专家知识库表设计 | 第75-76页 |
| ·业务库表设计 | 第76-80页 |
| 第7章 系统测试 | 第80-85页 |
| ·系统概述 | 第80页 |
| ·测试环境 | 第80-81页 |
| ·Console端系统 | 第81-82页 |
| ·Agent端系统 | 第82-84页 |
| ·数据传输性能测试 | 第84-85页 |
|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5-87页 |
| ·结论 | 第85页 |
| ·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| 第85-87页 |
| 致谢 | 第87-8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8-91页 |
|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