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GIS的县市地质灾害防治与区划探讨--以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为例
1 绪论 | 第1-16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9-11页 |
·论文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研究所用的主要方法 | 第13页 |
·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·论文主要创新 | 第15-16页 |
2 理论基础及技术方法 | 第16-26页 |
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理论 | 第16-19页 |
·地质灾害概述 | 第16-17页 |
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理论 | 第17-19页 |
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 | 第19-22页 |
·GIS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·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理论 | 第23-26页 |
·防治目标与原则 | 第23-24页 |
·防治分区及防治措施 | 第24-26页 |
3 GIS技术下研究区的分区评价实现 | 第26-43页 |
·研究区概况 | 第26-30页 |
·地形地貌 | 第26-28页 |
·地层岩性及对应灾害发育类型 | 第28-29页 |
·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 | 第29-30页 |
·研究区危险性分区评价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研究区危险性分区评价总体思路 | 第30页 |
·研究区危险性分区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30-31页 |
·研究区危险性分区评价 | 第31-43页 |
·危险性分区评价评价因子的选择及建立 | 第31-32页 |
·研究区危险性分区评价实现 | 第32-43页 |
4 研究区危险性分区评价结果 | 第43-50页 |
·评价结果分类 | 第43-44页 |
·基于GIS的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 | 第44-46页 |
·方法的检验及合理性的研究 | 第46-50页 |
·检验办法选择的探讨 | 第46-48页 |
·进行结果的对比和讨论 | 第48-49页 |
·合理性的研究 | 第49-50页 |
5 在危险性分区基础上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探讨 | 第50-55页 |
·传统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| 第50页 |
·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| 第50-55页 |
·传统防治分区与GIS统计信息分区一致性 | 第50-51页 |
·GIS统计信息量防治分区的优点 | 第51-53页 |
·在防治分区基础上的研究区防治措施及建议 | 第53-55页 |
6 结论与讨论 | 第55-57页 |
·结论 | 第55-56页 |
·进一步研究讨论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