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符号及缩略词英汉对照 | 第8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药物动力学发展历程 | 第12-18页 |
1.药物动力学发展史概述 | 第12页 |
2.中药药物动力学发展概述 | 第12-15页 |
3.中药(复方)药物动力学研究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| 第15-18页 |
第二章 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总量统计矩数学模型的理论研究 | 第18-39页 |
1.单成分(指标)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的研究 | 第18-22页 |
2.中药复方多成分体系的药物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22-26页 |
3.多成分体系指纹图谱研究 | 第26-31页 |
4.中药复方多成分体系指纹图谱(成分谱)与药物动力学数学模型关系的理论研究 | 第31-36页 |
5.总量统计矩法取血样点及计算方法的确定 | 第36-39页 |
第三章 补阳还五汤单体有效成分药物动力学实验研究 | 第39-60页 |
1.仪器与试药 | 第39页 |
2.补阳还五汤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与分析 | 第39-46页 |
3.补阳还五汤及有效部位单体有效成分药物动力学的研究 | 第46-60页 |
第四章 补阳还五汤多个成分药物动力学总量统计矩方法的研究 | 第60-92页 |
1.仪器与试药 | 第60页 |
2.补阳还五汤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方法的研究 | 第60-74页 |
3.补阳还五汤全方药物动力学实验研究 | 第74-92页 |
第五章 不同条件对补阳还五汤药物动力学总量统计矩参数影响的研究 | 第92-108页 |
1.仪器与试药 | 第92页 |
2.不同波长对补阳还五汤注射剂药动学总量统计矩参数影响的研究 | 第92-95页 |
3.不同动物对补阳还五汤注射剂药动学总量统计矩参数影响的研究 | 第95-98页 |
4.不同配伍对补阳还五汤药药动学总量统计矩参数影响的研究 | 第98-106页 |
5.不同制剂对补阳还五汤药药动学总量统计矩参数影响的研究 | 第106-108页 |
讨论与结语 | 第108-111页 |
致谢 | 第111-11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2-115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科研成果 | 第115-117页 |
声明 | 第117-118页 |
附录 | 第118-219页 |
附件1 | 第118-133页 |
附件2 | 第133-142页 |
附件3 血样取样点的计算机数值计算程序 | 第142-152页 |
附件4 各章附图 | 第152-175页 |
附件5 各章附表 | 第175-2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