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主义艺术批评
导论 | 第1-17页 |
第一部分 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艺术 | 第17-58页 |
一、女性的定义 | 第18-23页 |
二、什么是女性主义 | 第23-33页 |
女权主义 | 第24-28页 |
女性主义 | 第28-33页 |
三、后现代解构主义与女性主义 | 第33-38页 |
四、女性主义在中国 | 第38-46页 |
另类声音 | 第38-40页 |
中国声音 | 第40-42页 |
个人发声 | 第42-46页 |
五、女性主义的陷阱与前景 | 第46-52页 |
父权制 | 第46-48页 |
性政治 | 第48-51页 |
主义陷阱 | 第51-52页 |
六、女性主义艺术的概念与范畴 | 第52-58页 |
女性主义艺术 | 第53-54页 |
女性主义艺术批评 | 第54-56页 |
艺术史批评 | 第56-58页 |
第二部分 艺术史批评 | 第58-81页 |
一、质疑伟大的艺术家 | 第59-67页 |
不是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 | 第59-61页 |
没有伟大的男性艺术家 | 第61-64页 |
大师与个人情趣 | 第64-67页 |
二、艺术史是大众生活史 | 第67-75页 |
“羊”的寓言 | 第67-68页 |
艺术史与女性身份 | 第68-71页 |
自言与他语的转型 | 第71-72页 |
女性主义艺术与后现代艺术 | 第72-75页 |
三、“女红”艺术与汉字艺术比较 | 第75-81页 |
汉字:系统的拆解与建构 | 第75-77页 |
“女红”:闺阁文化的开发 | 第77-81页 |
第三部分 艺术批评 | 第81-126页 |
一、女性主义艺术批评的诉求 | 第81-88页 |
传统艺术批评的特征 | 第81-83页 |
启发型艺术批评 | 第83-86页 |
多元的艺术批评 | 第86-88页 |
二、艺术中的性别政治 | 第88-96页 |
性别气质化 | 第88-90页 |
性神话的解构 | 第90-93页 |
赏阅对象的简历 | 第93-96页 |
三、中国女性艺术的生态 | 第96-110页 |
集体意识与时代变迁的复合 | 第96-100页 |
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复合 | 第100-105页 |
全球化与个人艺趣 | 第105-110页 |
四、女性主义艺术批评的窘困与超越 | 第110-126页 |
社会习性 | 第110-116页 |
文化惯性 | 第116-119页 |
误区与出局 | 第119-126页 |
总结 | 第126-128页 |
图释 | 第128-134页 |
注释 | 第134-1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1-1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