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金融法论文--证券管理法令论文

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研究

引言第1-9页
第一部分 证券虚假陈述的理论界定第9-25页
 一、虚假陈述的界定第9-14页
  (一) 虚假陈述的概念和分类第9-12页
  (二) 虚假陈述在信息披露制度中的定位第12-14页
 二、虚假陈述的行为主体第14-19页
  (一) 各国或地区对虚假陈述行为主体的规定第14-15页
  (二) 我国对虚假陈述行为主体的规定第15-19页
 三、虚假陈述行为“重大性”的认定第19-22页
  (一) “重大性”的概念和特征第19-20页
  (二) 有关“重大性”认定的问题第20-22页
 四、虚假陈述的表现形态第22-25页
  (一) 虚假记载第22页
  (二) 误导性陈述第22-23页
  (三) 重大遗漏第23-24页
  (四) 不正当披露第24-25页
第二部分 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理论分析第25-43页
 一、建立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的必要性第25-27页
  (一) 虚假陈述的产生原因第25-26页
  (二) 建立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的现实意义第26-27页
 二、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性质第27-31页
  (一) 合同责任说第28-29页
  (二) 独立责任说第29页
  (三) 侵权责任说第29-31页
 三、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的价值分析第31-35页
  (一) 刑事责任、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的比较第31-32页
  (二) 民事责任功能分析第32-35页
 四、虚假陈述的构成要件第35-43页
  (一) 违法性第35-37页
  (二) 损害事实第37-39页
  (三) 因果关系第39-40页
  (四) 过错第40-43页
第三部分 虚假陈述侵权之救济第43-47页
 一、证券诉讼第43-46页
  (一) 管辖第43-45页
  (二) 前置程序第45页
  (三) 诉讼方式第45-46页
 二、赔偿范围及损失计算第46-47页
第四部分 我国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之完善第47-56页
 一、我国现行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之评析第47-54页
  (一) 对虚假陈述行为概念的界定不当第47-48页
  (二) 因果关系的推定存在问题第48-52页
  (三) 投资差额损失的计算方法不妥当第52-53页
  (四) 关于基准日的确定不合理第53-54页
 二、完善我国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之构想第54-56页
结束语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59页
后记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
下一篇:论元散曲语言的俚俗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