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1 绪论 | 第7-13页 |
| ·课题背景 | 第7页 |
| ·Pro/E系统功能及二次开发的必要性 | 第7-8页 |
| ·Pro/E系统功能 | 第7-8页 |
| ·二次开发的必要性 | 第8页 |
| ·基于Pro/E二次开发的发展现状 | 第8-11页 |
| ·课题的提出 | 第11页 |
| ·课题的主要内容及实现方法 | 第11-13页 |
| ·课题的主要内容 | 第11-12页 |
| ·曲轴设计系统的开发方法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2 Pro/E二次开发及关键技术 | 第13-22页 |
| ·Pro/E二次开发的定义、特点及基本思路 | 第13-14页 |
| ·Pro/E二次开发的特点 | 第13页 |
| ·二次开发的基本思路 | 第13-14页 |
| ·Pro/E二次开发的关键技术 | 第14-21页 |
| ·Pro/TOOLKIT接口 | 第14页 |
| ·Pro/TOOLKIT应用程序的编译、连接、注册和卸载 | 第14-17页 |
| ·菜单设计技术及应用 | 第17-18页 |
| ·曲轴参数化设计 | 第18-19页 |
| ·工程图的生成和控制 | 第19-20页 |
| ·UI对话框 | 第20-2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| 3 曲轴设计分析与计算 | 第22-35页 |
| ·曲轴工作环境和设计要求 | 第22页 |
| ·内燃机的热力计算和动力计算 | 第22-26页 |
| ·热力计算 | 第23-25页 |
| ·动力计算 | 第25-26页 |
| ·曲轴结构分析 | 第26-30页 |
| ·曲轴的平衡 | 第26-28页 |
| ·油道布置 | 第28页 |
| ·曲柄臂 | 第28页 |
| ·曲轴前端 | 第28-29页 |
| ·曲轴后端 | 第29页 |
| ·主轴颈和连杆轴颈 | 第29-30页 |
| ·曲轴材料 | 第30页 |
| ·工艺措施 | 第30页 |
| ·曲轴疲劳强度计算 | 第30-34页 |
| ·曲轴的载荷计算 | 第31-32页 |
| ·圆角形状系数计算 | 第32-33页 |
| ·安全系数 | 第33-3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4 曲轴设计系统的建立 | 第35-56页 |
| ·曲轴设计计算模块 | 第36-38页 |
| ·曲轴参数化设计模块 | 第38-43页 |
| ·圆角疲劳强度校核模块 | 第43-47页 |
| ·工程图输出模块 | 第47-51页 |
| ·数据库链接模块 | 第51-55页 |
| ·数据库的基础内容 | 第54-55页 |
| ·系统数据库基本功能 | 第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结论 | 第56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| 附录 | 第61-63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3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