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测绘学论文--地图制图学(地图学)论文--专门地图编制论文

《南极赛博地图集》中国节点的数据组织与处理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引言第8-9页
第一章 概论第9-15页
   ·赛博地图集相关的基本概念第9-10页
   ·南极赛博地图集的设计思路与结构第10-13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、现状及主要内容第13-15页
     ·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3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-15页
第二章 南极数据分类与地理数据模型第15-24页
   ·南极数据的分类及其之间的关系第15-16页
   ·地理数据模型第16-23页
     ·空间数据模型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混合数据模型第18页
     ·栅格数据模型第18-19页
     ·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超图数据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基于特征的数据模型第21-23页
   ·特征数据模型在南极数据描述中的应用第23-24页
第三章 《南极赛博地图集》数据库模型第24-32页
   ·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第24-26页
   ·关系型数据库第26-27页
   ·面向对象型数据库第27-29页
   ·对象—关系型数据库第29-30页
   ·三种数据库的比较分析第30-32页
第四章 南极数据的组织与处理第32-47页
   ·南极数据组织的体系结构第32页
   ·南极数据的元数据第32-34页
     ·元数据和空间元数据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元数据的分类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南极数据元数据第34页
   ·南极数据组织的层次结构第34-40页
     ·数据组织的层次结构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地图数据组织的层次划分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控制点数据组织的层次划分第36-37页
     ·专题数据组织的层次划分第37-38页
     ·考察活动数据组织的层次划分第38页
     ·多媒体数据组织的层次划分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南极数据之间关系的组织第39-40页
   ·南极数据的处理第40-47页
     ·地图数据的处理第40-42页
     ·GIS栅格数据的处理第42-47页
第五章 实例研究第47-51页
   ·实例框架第47页
   ·南极数据的可视化第47-49页
   ·南极数据的查询第49-51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4页
致谢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自催化重组藻胆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
下一篇:臭氧联用技术在深度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