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HBV相关慢加(亚)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英文摘要 | 第8-9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部分:理论研究 | 第10-17页 |
1 穴位选择 | 第10-11页 |
·单个穴位 | 第10-11页 |
·多个穴位 | 第11页 |
·解剖位置 | 第11页 |
2 地位确立 | 第11-12页 |
3 药物选择 | 第12-14页 |
4 作用机制 | 第14-16页 |
·抗病毒 | 第14页 |
·抗肝损伤与调节免疫 | 第14-15页 |
·抗肝纤维化 | 第15-16页 |
5 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| 第17-25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7页 |
·治疗方法 | 第17页 |
·主要检测指标 | 第17页 |
·统计学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疗效判断 | 第18页 |
2 结果 | 第18-21页 |
·临床转归比较 | 第18页 |
·症状与黄疸明显改善时间比较 | 第18-19页 |
·肝功能日改善幅度比较 | 第19页 |
·凝血功能日改善幅度比较 | 第19页 |
·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| 第19-21页 |
3 讨论 | 第21-25页 |
·肝衰竭的特点和治疗难点 | 第21-22页 |
·糖皮质激素在治疗肝衰竭中的运用 | 第22-23页 |
·重症肝炎的中医病机特点 | 第23页 |
·足三里穴位的作用 | 第23页 |
·小剂量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肝衰竭的疗效 | 第23-25页 |
结论 | 第25-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6-2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29-30页 |
致谢 | 第3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