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4页 |
第一章 传统官僚制行政范式下的西方文官制度 | 第14-22页 |
第一节 西方文官制度的理论基础——官僚制理论 | 第14-18页 |
一、官僚制的涵义及其理论构建 | 第14-17页 |
二、现代官僚制组织的历史由来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| 第18-20页 |
第三节 西方文官制度的理念抉择与制度安排 | 第20-22页 |
一、西方文官制度的理念抉择 | 第20-21页 |
二、西方文官制度的制度安排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转变中的公共行政范式:从官僚制行政走向后官僚制行政 | 第22-31页 |
第一节 传统官僚制的困境 | 第22-24页 |
第二节 后官僚制行政范式的出现 | 第24-26页 |
第三节 后官僚制行政范式的理念抉择与制度设计 | 第26-31页 |
一、后官僚制的主题:从权力崇拜走向崇尚服务 | 第26-27页 |
二、评价标准的转换:从效率优先走向公平与效率的均衡 | 第27-28页 |
三、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:从垄断公共管理到侧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监督 | 第28页 |
四、途径与方式的超越:从控制到赢得对规范的自觉忠诚 | 第28-29页 |
五、后官僚制行政范式的制度设计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后官僚制下文官制度的基本理念与方法 | 第31-35页 |
第一节 后官僚制下文官制度的基本理念 | 第31-32页 |
第二节 后官僚制下文官制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| 第32-35页 |
第四章 后官僚制下西方国家文官制度的调整 | 第35-46页 |
第一节 当代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改革背景分析 | 第35-37页 |
一、当代西方国家文官制度面临的困境 | 第35-36页 |
二、当代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改革的背景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当代西方国家文官制度的改革 | 第37-42页 |
一、变革职业常任制与连续性的冲突 | 第37-39页 |
二、两官分途制度的变革与中立性价值的冲突 | 第39-40页 |
三、考绩制及绩效评估的改革与功绩性价值的冲突 | 第40-41页 |
四、放松规制与对公众责任价值的冲突 | 第41-42页 |
五、改革对经济效率的追求与政治价值的冲突 | 第42页 |
第三节 对当代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改革的评价 | 第42-46页 |
一、当代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改革的成效 | 第43页 |
二、当代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| 第43-45页 |
三、当代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改革的本质特征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对中国公共行政范式与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思考 | 第46-59页 |
第一节 转型期我国公共行政的范式选择:官僚制的建构与超越 | 第46-50页 |
一、与西方国家成熟的官僚体制相比,我国并没有建立起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官僚制 | 第46-48页 |
二、我国公共行政的范式选择:官僚制的建构与超越 | 第48-50页 |
第二节 对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思考 | 第50-53页 |
一、中国公务员制度实施的总体评估 | 第50-51页 |
二、我国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之比较分析 | 第51-53页 |
第三节 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方向 | 第53-59页 |
一、巩固官僚制,谋求制度完善 | 第53-56页 |
二、借鉴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的经验,创新中国公务员制度 | 第56-59页 |
结束语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后记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