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水下激光信道的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水下激光通信系统设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发展现状 | 第12页 |
·选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水下激光通信的信道特性 | 第14-23页 |
·水下激光系统的概况 | 第14-16页 |
·系统组成 | 第14页 |
·信道模型 | 第14-15页 |
·信道容量 | 第15-16页 |
·海水信道的光学特点 | 第16-21页 |
·吸收特性 | 第16-17页 |
·散射特性 | 第17-18页 |
·散射效应的分类 | 第18-21页 |
·传输模型 | 第21-22页 |
·海水的衰减 | 第21页 |
·激光脉冲信号的时间扩展 | 第21-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LDPC 码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的编码方式 | 第23-52页 |
·LDPC 码的一些概念 | 第23-28页 |
·二元域LDPC 码 | 第23-25页 |
·GF(q)域的非规则LDPC 码 | 第25-28页 |
·改进的IEEE802.16e 标准的LDPC 码编码研究 | 第28-41页 |
·基于IEEE802.16e 标准的改进LDPC 码的定义 | 第28-31页 |
·常用的编码算法 | 第31-33页 |
·IEEE802.16e 标准的LDPC 码的编码算法 | 第33-37页 |
·改进的LDPC 码的编码算法 | 第37-41页 |
·IEEE802.16e 标准下的LDPC 码的最小和译码技术 | 第41-51页 |
·硬判决译码的性能 | 第41-42页 |
·软判决译码的性能 | 第42-45页 |
·改进的归一化Log-BP 算法 | 第45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改进码字和PPM 调制结合的水下激光通信系统仿真 | 第52-70页 |
·PPM 调制下的水下激光信道模型 | 第52-58页 |
·PPM 调制原理 | 第52-53页 |
·最佳调制阶数L 的设计 | 第53-54页 |
·雪崩探测放大器的数学模型 | 第54-57页 |
·PPM 调制的误码率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水下激光信道建模及容量分析 | 第58-61页 |
·数学模型 | 第58-60页 |
·信道容量 | 第60-61页 |
·改进码字与PPM 结合的译码算法 | 第61-63页 |
·信道译码 | 第62-63页 |
·改进算法与硬判决译码的性能比较 | 第63页 |
·系统性能仿真及误码率分析 | 第63-67页 |
·PPM 调制阶数对误码率性能的影响 | 第65页 |
·信号光子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·传输深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·系统可靠性传输的优化方法 | 第67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70-73页 |
·全文工作总结 | 第70-71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