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企业财务治理研究的理论背景与文献综述 | 第8-11页 |
·西方对财务治理结构的研究 | 第8页 |
·我国对财务治理结构的研究 | 第8-11页 |
·本文研究的实践背景 | 第11-13页 |
·本文的结构及内容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企业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 | 第14-19页 |
·委托--代理理论 | 第14页 |
·不完全契约理论 | 第14-15页 |
·财权流理论 | 第15页 |
·财务治理主体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财权分层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公司治理结构理论 | 第17-19页 |
第3章 电力行业的特征、体制沿革及其评析 | 第19-32页 |
·电力行业的技术经济特点 | 第19-21页 |
·电力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 | 第19页 |
·资金密集型产业、规模效益明显、投资回报率不稳定 | 第19-20页 |
·存在资本进出壁垒 | 第20-21页 |
·电力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特征 | 第21页 |
·国外电力行业改革情况简介 | 第21-24页 |
·澳大利亚电力改革情况 | 第21-22页 |
·印度电力改革情况 | 第22页 |
·俄罗斯电力改革情况 | 第22-23页 |
·美国电力改革情况 | 第23-24页 |
·我国电力体制沿革及其评析 | 第24-29页 |
·我国电力体制沿革 | 第24-26页 |
·对电力体制沿革的评析 | 第26-29页 |
·必须首先明确的几点认识 | 第29-32页 |
第4章 电力企业财务治理现存问题分析 | 第32-40页 |
·“一股独大”,缺乏多元股权的财务制衡 | 第32-34页 |
·“内部人控制”现象明显 | 第34-35页 |
·企业财务收益权与行政区划体制存在矛盾 | 第35-36页 |
·激励与约束问题 | 第36-38页 |
·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问题 | 第36页 |
·显性的物质报酬过低、隐性的职位消费过高 | 第36-37页 |
·行政激励过高、精神激励不足 | 第37-38页 |
·缺乏有效约束 | 第38页 |
·行业内部财务人员素质巫待整体提高 | 第38-40页 |
第5章 电力企业财务治理结构体系的构建 | 第40-52页 |
·建立以财权配置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 | 第40-41页 |
·电力企业财务治理目标的确定 | 第41-43页 |
·电力企业财务目标选择 | 第41-42页 |
·电力企业公司治理目标的确定 | 第42页 |
·电力企业财务治理目标的确定 | 第42-43页 |
·电力企业财务治理主、客体的确定 | 第43-46页 |
·电力企业财务治理权配置创新分析 | 第46-52页 |
·发电集团财务治理权配置模式选择 | 第47-49页 |
·新模式的可行性及优势分析 | 第49-52页 |
第6章 电力企业财务治理结构体系完善尚需解决的问题 | 第52-56页 |
·优化股权结构,塑造合理的股东主体 | 第52-53页 |
·敢于解决地方与中央的暗战 | 第53-54页 |
·加强电监会的监管水平 | 第54页 |
·充分发挥债权人在财务治理中的作用 | 第54页 |
·要解决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的问题 | 第54-55页 |
·加紧建立经理市场体系 | 第55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