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ract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绪言 | 第11-22页 |
1 拟南芥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1.1 拟南芥的生物学特点 | 第11页 |
1.2 拟南芥的DNA结构研究 | 第11页 |
1.3 拟南芥的研究历史 | 第11-12页 |
1.4 拟南芥基因的克隆、转化、表达与调控 | 第12-13页 |
2 蓝光受体(隐色素)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7页 |
2.1 隐色素 | 第13-15页 |
2.1.1 隐色素CYR1 | 第14页 |
2.1.2 隐色素CRY2 | 第14-15页 |
2.2 隐色素与植物的光形态建成 | 第15-17页 |
2.2.1 隐色素在去黄化方面的作用 | 第15-16页 |
2.2.2 隐色素在开花调控方面的作用 | 第16页 |
2.2.3 隐色素在生物钟和基因表达的光调节方面的作用 | 第16-17页 |
3 生长素生物合成及极性运输的研究进展 | 第17-19页 |
3.1 生长素生物合成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3.2 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3.2.1 生长素极性运输的调控 | 第18-19页 |
3.2.2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形态建成 | 第19页 |
4 蓝光调控植物内源生长素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| 第19-20页 |
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蓝光调节拟南芥生长素生物合成与极性运输的机制 | 第22-33页 |
1 引言 | 第22-23页 |
2 IAA从对拟南芥下胚轴伸长的诱导和极性运输抑制剂(NPA)对拟南芥下胚轴伸长的抑制 | 第23-25页 |
2.1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2.1 IAA对拟南芥下胚轴伸长的诱导 | 第24页 |
2.2.2 极性运输抑制剂对拟南芥下胚轴伸长的抑制 | 第24-25页 |
3 不同的蓝光处理时间和光照强度对IAA生物合成关键酶、IAA诱导蛋白酶以及IAA极性运输相关蛋白酶基因的调节 | 第25-31页 |
3.1 实验材料 | 第25-26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26-28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1页 |
3.3.1 总RNA的提取 | 第28-29页 |
3.3.2 不同的蓝光处理时间对IAA生物合成关键酶、IAA诱导蛋白酶以及IAA极性运输相关蛋白酶基因的调节 | 第29-30页 |
3.3.3 不同的蓝光强度处理对IAA生物合成关键酶、IAA诱导蛋白酶以及IAA极性运输相关蛋白酶基因的调节 | 第30-31页 |
4 讨论 | 第31-33页 |
4.1 IAA对拟南芥下胚轴伸长的诱导 | 第31页 |
4.2 极性运输抑制剂对拟南芥下胚轴伸长的抑制 | 第31页 |
4.3 不同的蓝光处理时间对IAA生物合成关键酶、IAA诱导蛋白酶以及IAA极性运输相关蛋白酶基因的调节 | 第31-32页 |
4.4 不同的蓝光强度处理对IAA生物合成关键酶、IAA诱导蛋白酶以及IAA极性运输相关蛋白酶基因的调节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随机GFP::cDNA融合基因在拟南芥亚细胞的定位和功能的初步分析 | 第33-58页 |
1 引言 | 第33页 |
2 随机GFP::cDNA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的筛选 | 第33-36页 |
2.1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3-34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36页 |
3 随机GFP::cDNA转基因插入片段的克隆 | 第36-47页 |
3.1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6-43页 |
3.1.1 材料 | 第36页 |
3.1.2 实验方法 | 第36-43页 |
3.2 结果分析 | 第43-46页 |
3.3 讨论 | 第46-47页 |
4 CCR1转基因株系表型的初步分析 | 第47-58页 |
4.1 CCR1基因的研究现状 | 第47-49页 |
4.2 CCR1基因在细胞中的定位 | 第49-51页 |
4.2.1 材料和仪器 | 第49页 |
4.2.2 实验方法 | 第49页 |
4.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1页 |
4.3 CCR1转基因株系表型的初步分析 | 第51-56页 |
4.3.1 实验材料 | 第51页 |
4.3.2 实验方法 | 第51-52页 |
4.3.2.1 不同波长的光处理 | 第51页 |
4.3.2.2 不同光照强度的处理 | 第51-52页 |
4.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52-55页 |
4.3.3.1 不同波长的光处理 | 第52-54页 |
4.3.3.2 不同光照强度的处理 | 第54-55页 |
4.3.4.讨论 | 第55-56页 |
4.4 突变体的获得 | 第56-58页 |
结论 | 第58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附录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