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

商业银行客户评价和客户结构优化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0. 前言第8-14页
 0.1 研究背景第8-9页
 0.2 研究综述第9-11页
  0.1.1 按照信用度细分第9-10页
  0.1.2 按照贡献区分第10-11页
 0.3 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-12页
 0.4 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第12页
 0.5 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12-14页
1. 客户评价和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分析第14-21页
 1.1 客户关系管理的背景和核心思想第14-16页
  1.1.1 客户关系管理产生的背景第14-15页
  1.1.2 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思想第15-16页
 1.2 客户是银行最宝贵的资源第16-18页
 1.3 客户评价对银行的影响第18-21页
2. 客户评价方法第21-29页
 2.1 客户评价指标的选取第21-22页
 2.2 成本分摊的方法第22-24页
  2.2.1 使用作业成本法分析客户成本第22-23页
  2.2.2 成本分摊的方法和原则第23-24页
 2.3 贡献度和贡献率的计算方法第24-25页
  2.3.1 贷款客户贡献度和贡献率的计算第24-25页
  2.3.2 存款客户贡献度和贡献率的计算第25页
 2.4 构造客户贡献矩阵并划分客户等级第25-27页
 2.5 贷款客户弹性的计算第27-29页
3. 数据处理与成本分摊第29-31页
 3.1 数据来源与处理第29页
  3.1.1 数据来源第29页
  3.1.2 数据处理第29页
 3.2 成本费用分摊第29-31页
  3.2.1 按照余额分摊费用和按照笔数分摊费用的计算第29-30页
  3.2.2 各项业务费用的分摊第30-31页
4. C银行客户评价实证分析第31-52页
 4.1 对公贷款第31-36页
  4.1.1 贡献度、贡献率及弹性的计算第31-33页
  4.1.2 临界点的选取第33页
  4.1.3 客户贡献矩阵分布第33-34页
  4.1.4 计算结果分析第34-36页
  4.1.5 弹性分析第36页
 4.2 对公定期存款第36-41页
  4.2.1 贡献度及贡献率的计算第37-38页
  4.2.2 临界点的选取第38-39页
  4.2.3 贡献矩阵分布第39页
  4.2.4 计算结果分析第39-41页
 4.3 对公活期存款第41-45页
  4.3.1 贡献度及贡献率的计算第41-42页
  4.3.2 临界点的选取第42-43页
  4.3.3 贡献矩阵分布第43页
  4.3.4 计算结果分析第43-45页
 4.4 个人定期存款第45-47页
  4.4.1 贡献度及贡献率的计算第45-46页
  4.4.2 临界点的选取第46-47页
  4.4.3 客户贡献矩阵分布第47页
  4.4.4 计算结果分析第47页
 4.5 个人活期存款第47-50页
  4.5.1 贡献度及贡献率第47-49页
  4.5.2 临界点的选取第49页
  4.5.3 贡献矩阵分布第49-50页
  4.5.4 计算结果分析第50页
 4.6 客户结构分析第50-52页
5. 客户营销与客户结构调整第52-57页
 5.1 黄金客户营销第52-53页
 5.2 重要客户营销第53-54页
 5.3 普通客户提升第54-55页
 5.4 潜力客户培养第55-56页
 5.5 低端客户的遏制与退出第56-57页
结束语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0页
致谢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康德的图型学说
下一篇:王筠文字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