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拿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观察
| 引言 | 第1-13页 |
| 临床观察 | 第13-21页 |
| 一、临床资料 | 第13-14页 |
| (一) 病例来源、分组、分析 | 第13页 |
| (二) 诊断标准 | 第13-14页 |
| (三) 纳入标准 | 第14页 |
| (四) 排除标准 | 第14页 |
| (五)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| 第14页 |
| 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4-18页 |
| (一) 治疗要求与方法 | 第14-16页 |
| (二) 观察指标 | 第16-17页 |
| (三) 疗效评定标准 | 第17-18页 |
| (四) 统计学处理方法 | 第18页 |
| 三、研究结果及分析 | 第18-19页 |
| (一) 两组治疗后总疗效分析 | 第18页 |
| (二)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| 第18-19页 |
| (三)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| 第19页 |
| 四、典型病例 | 第19-21页 |
| 讨论 | 第21-30页 |
| 一、祖国医学对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认识 | 第21-23页 |
| (一)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症的原因 | 第21页 |
| (二)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| 第21-22页 |
| (三)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治疗 | 第22-23页 |
| 二、现代医学对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认识 | 第23-25页 |
| 三、本研究所选穴位的机理探讨 | 第25-28页 |
| 四、临床疗效分析 | 第28-30页 |
| 结语 | 第30-3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1-34页 |
| 综述 | 第34-40页 |
| 致谢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