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--中国论文

大城市社会极化的空间响应研究--以上海为例

中文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22页
第1章 绪论第22-29页
   ·问题提出第22-23页
   ·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第23-25页
     ·社会极化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分异与隔离第24页
     ·社会极化的空间响应第24-25页
   ·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25-29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创新之处第27-29页
第2章 大城市社会极化的空间响应相关研究述评第29-68页
   ·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第29-47页
     ·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第29-39页
     ·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第39-46页
     ·国内相关研究评析第46-47页
   ·城市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第47-51页
     ·城市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内涵第47-49页
     ·城市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运用第49-51页
   ·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理论第51-63页
     ·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表征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度量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第53-63页
   ·城市空间治理理论第63-67页
     ·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勒·柯布西埃的光明城市第64页
     ·邻里单位理论第64-65页
     ·生态城市理论第65页
     ·可持续城市理论第65-66页
     ·城市管治理论第66页
     ·新城市主义理论第66-6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3章 中国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异格局第68-88页
   ·社会经济变迁第68-72页
     ·开发开放第68-70页
     ·社会经济转型第70页
     ·经济全球化第70-71页
     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(WTO)第71-72页
   ·中国区域发展差异格局第72-76页
     ·人均GDP的空间差异第72页
     ·产业结构的空间差异第72-73页
     ·城镇化的空间差异第73-74页
     ·外国直接投资(FDI)的空间差异第74页
     ·人力资本的空间差异第74-75页
     ·生产要素流动的空间差异第75-76页
   ·中国收入分配差异格局第76-82页
     ·人均收入的地区差异第76-77页
     ·人均收入的城乡差异第77-78页
     ·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第78页
     ·城市居民间的收入差距第78-80页
     ·不同职业和所有制收入差距第80页
     ·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收入差异比较第80-82页
   ·社会经济变迁表征第82-87页
     ·资源配置力重构第82页
     ·阶层利益重组第82页
     ·社会阶层分化第82-83页
     ·城市社会开放第83页
     ·城市分工重塑第83页
     ·城市产业转型第83-84页
     ·政府权利让渡第84页
     ·贸易磨擦突出第84-85页
     ·城市竞争加剧第85-86页
     ·社会问题集聚第86-8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7-88页
第4章 大城市社会阶层变迁与社会极化第88-118页
   ·大城市社会阶层变迁第88-94页
     ·阶层划分的传统理论第88-91页
     ·中国城市社会分层的基本状况第91-93页
     ·当代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结构第93-94页
   ·中国大城市社会极化概况第94-95页
     ·高收入群体概况第94页
     ·低收入群体概况第94-95页
   ·上海市社会极化状况第95-108页
     ·上海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第95页
     ·上海居民家庭的总体分异特征第95-98页
     ·上海中高收入阶层状况第98-103页
     ·上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阶层状况第103-105页
     ·上海城市贫困人口生活满意度状况第105-108页
   ·大城市社会极化的动力机制第108-116页
     ·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·企业制度改革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·经济全球化影响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·流动人口影响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·非法/非正常收入影响第114-11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6-118页
第5章 上海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重构与分异宏观分析第118-164页
   ·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格局第118-126页
     ·自然景观和绿化空间格局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·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·产业和城镇空间格局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·旧城和城市景观带改造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·轨道交通发展格局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·人口空间结构演变格局第123-126页
   ·上海住宅房地产发展态势第126-135页
     ·住宅房地产建设状况第126-127页
     ·住宅房地产销售状况第127-129页
     ·不同面积商品住宅的空间分布格局第129-132页
     ·不同价位商品住宅的空间分布格局第132-135页
   ·上海不同类型住宅空间分布第135-141页
     ·花园洋房的空间分布第135-138页
     ·公寓的空间分布第138-139页
     ·职工住宅的空间分布第139-140页
     ·传统街坊的空间分布第140-141页
     ·简屋及其他类型的空间分布第141页
   ·上海居住区域分化的历史演变第141-143页
   ·当代上海社会极化的空间响应宏观表征第143-161页
     ·境外人士—国际社区第143-146页
     ·精英阶层(项级高收入阶层)—豪宅区第146-150页
     ·中产阶层(中高收入阶层)—高档住宅区第150-153页
     ·普通工薪阶层(中等收入阶层)-中档商品房第153-157页
     ·底层阶层(低收入、贫困阶层)-三圈环带分布第157-159页
     ·外来人口(第三元群体)-多元化侵入第159-161页
   ·上海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型第161-16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63-164页
第6章 上海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重构与分异微观剖析第164-187页
   ·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第164-167页
     ·极化开发第164-166页
     ·经济迅速发展第166-167页
   ·浦东新区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第167-171页
     ·人口空间结构演变第167-169页
     ·产业布局演变第169-170页
     ·浦江沿岸动拆迁与世博会工程第170-171页
   ·浦东新区住宅发展格局第171-174页
     ·住宅发展概况第171-172页
     ·房地产发展空间态势第172页
     ·居住空间规划第172-173页
     ·市民择居意向第173-174页
   ·浦东新区的社会极化第174-178页
     ·社会极化状况第174-176页
     ·社会极化动力机制第176-178页
   ·浦东新区居住分异格局第178-186页
     ·居住分异总体状况第178-180页
     ·居住分异宏观格局第180-183页
     ·居住分异微观剖析第183-18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86-187页
第7章 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趋势及中外比较第187-221页
   ·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趋势特征第187-192页
     ·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化第187页
     ·城市社会空间两极化第187-188页
     ·城乡结合部居住形态多元化第188-189页
     ·城市社会结构重构化第189页
     ·城市“双城”现象凸显化第189-190页
     ·弱势群体居住空间边缘化第190页
     ·城乡二元结构空间显现化第190-192页
     ·城市部分社区老龄化第192页
   ·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变迁的主要空间过程第192-199页
     ·社会分异与空间分异互动第192-194页
     ·社会流动与居住迁移互动第194-195页
     ·个人生态位势与空间生态位势互动第195-197页
     ·城市空间生态演替与政府调控第197-198页
     ·家庭生命周期与城市居住空间变迁第198-199页
   ·大 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第199-212页
     ·国家意识形态影响第199-203页
     ·个体居住选择第203-208页
     ·开发商市场行为第208-209页
     ·城市社区贫富分化的经济学分析第209-211页
     ·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重构与分异综合动力模式第211-212页
   ·中外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对比第212-220页
     ·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对比第212-213页
     ·中外城市社会空间发展差异比较第213-214页
     ·中外城市生活质量空间比较第214-216页
     ·中外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机制比较第216-217页
     ·中外城市贫困与剥夺比较第217-22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20-221页
第8章 大城市主要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辨与对策协调第221-257页
   ·大城市社会极化的理性思辨与对策协调第221-237页
     ·大城市社会极化的负礼会效应第221-225页
     ·大城市社会极化相关问题的思考第225-231页
     ·大城市社会极化的对策协调第231-237页
   ·大城市居住问题的理性思辨与对策协调第237-245页
     ·当前大城市住宅房地产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37-239页
     ·世界主要国家的住房制度评析第239-243页
     ·大城市居住问题的对策协调第243-245页
   ·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变迁的理性思辨与对策协调第245-256页
     ·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变迁的主要问题评析第246-248页
     ·国外关于大城市社会空间分异观点评析第248-250页
     ·大城市空间治理与协调对策第250-25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56-257页
第9章 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第257-263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257-261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261-263页
附表第263-266页
附图第266-269页
参与文献第269-278页
后记第278页

论文共2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水利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的研究
下一篇:日光温室膜下滴灌黄瓜需水规律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