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中英文縮略词表 | 第12-13页 |
前言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文献研究 | 第14-36页 |
第一节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临床组方方法综述 | 第14-30页 |
1 文献经典方 | 第14-20页 |
2 临证经验方 | 第20-23页 |
3 临床组方理论总结 | 第23-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4-30页 |
第二节 中药复方配伍优化数学方法的应用现状 | 第30-36页 |
1 数学方法引入复方配伍优化的意义 | 第30-31页 |
2 数学方法在复方配伍优化中的应用 | 第31-32页 |
3 复方配伍优化数学方法的基本应用模式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6页 |
第二章 活血宣痹方组方理论研究 | 第36-44页 |
第一节 活血宣痹法为基础的组方原则 | 第36-38页 |
1 活血宣痹法的提出与理论内涵 | 第36-37页 |
2 活血宣痹法为分类基础的中药选择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模式为指导的组方思路 | 第38-42页 |
1 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模式的理论内涵 | 第39-40页 |
2 冠心病心绞痛基于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模式的组方依据 | 第40-41页 |
3 靶向治疗结合整体调节的用药特征 | 第41-42页 |
第三节 讨论 | 第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第三章 活血宣痹方不同配伍比例的药效实验研究 | 第44-58页 |
第一节 病证结合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 | 第44-48页 |
第二节 活血宣痹方不同配伍比例的药效实验 | 第48-56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8-50页 |
2 结果 | 第50-54页 |
3 讨论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第四章 基于最小角PLS算法、粒子群算法的活血宣痹方配伍优化研究 | 第58-78页 |
第一节 基于最小角PLS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的配伍优化思路 | 第58-64页 |
1 中药复方配伍优化基本方法概述 | 第58-59页 |
2 最小角PLS算法描述与实现步骤 | 第59-62页 |
3 粒子群优化算法描述与实现步骤 | 第62-64页 |
第二节 基于最小角PLS算法回归拟合与粒子群算法多药效指标优化的配伍优化实现 | 第64-73页 |
1 基于最小角PLS算法的活血宣痹方回归拟合实现及与线性PLS、BP神经网络的比较 | 第64-72页 |
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活血宣痹方多药效指标优化实现 | 第72-73页 |
第三节 讨论 | 第73-76页 |
1 复方配伍数据特征与最小角PLS算法应用特点 | 第74页 |
2 粒子群算法在多药效指标优化中的比较优势 | 第74-75页 |
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8页 |
结语 | 第78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个人简介 | 第81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