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0-41页 |
综述一 祖国医学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| 第10-35页 |
1 胸痹心痛学术源流探讨 | 第10-14页 |
·秦汉古籍及《黄帝内经》、《金匮要略》胸痹心痛论述 | 第10-11页 |
·晋隋唐时期医家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| 第11页 |
·宋金元时期医家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| 第11-12页 |
·明清医家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| 第12页 |
·现代医家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| 第12-14页 |
2 胸痹心痛病因病机认识 | 第14-17页 |
·古代医家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| 第14-16页 |
·现代医家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| 第16-17页 |
3 古代医家对胸痹心痛的治法用药 | 第17-18页 |
4 现代医家对胸痹心痛的治法用药 | 第18-30页 |
·病邪论治 | 第18-21页 |
·脏腑论治 | 第21-26页 |
·其它治疗 | 第26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5页 |
综述二 《金匮要略·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》篇认识 | 第35-41页 |
1 胸痹心痛的病机认识 | 第35-36页 |
2 胸痹心痛的症状分析 | 第36-37页 |
3 胸痹心痛的治法探讨 | 第37-38页 |
4 胸痹心痛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探讨 | 第38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1页 |
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| 第41-60页 |
资料与方法 | 第41-44页 |
1 研究目的 | 第41页 |
2 研究对象和方法 | 第41-44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41-42页 |
·病例来源 | 第41页 |
·诊断标准 | 第41-42页 |
·病例纳入标准 | 第42页 |
·病例排除标准 | 第4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42-44页 |
·调查工具及内容 | 第42页 |
·问卷的调查实施方法 | 第42-43页 |
·问卷的调查时限 | 第43页 |
·问卷数据的管理 | 第43页 |
·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 | 第43页 |
·临床调查流程 | 第43-44页 |
研究结果 | 第44-56页 |
1 一般资料 | 第44-45页 |
2 胸痹心痛相关疾病分布 | 第45-47页 |
3 胸痹心痛四诊信息分布 | 第47-51页 |
·胸痹心痛胸痛情况分布 | 第47-48页 |
·胸痹心痛症状分布 | 第48-49页 |
·胸痹心痛阳性体征分布 | 第49页 |
·胸痹心痛舌象分布 | 第49-50页 |
·胸痹心痛脉象分布 | 第50页 |
·冠心病四诊信息分布 | 第50-51页 |
4 胸痹心痛四诊信息因子分析 | 第51-54页 |
5 冠心病四诊信息因子分析 | 第54-56页 |
讨论 | 第56-58页 |
结语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0页 |
附表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