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水利工程论文--水工勘测水工设计论文--水工勘测论文

锦屏二级水电站交通辅助洞岩爆机制及其地质力学模式研究

摘要第1-8页
1 前言第8-15页
 1.1 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8-9页
 1.2 研究现状第9-13页
  1.2.1 岩爆的定义第9页
  1.2.2 岩爆类型划分第9-10页
  1.2.3 岩爆烈度分级第10-11页
  1.2.4 岩爆形成机理研究第11-13页
 1.3 主要研究内容、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3-15页
  1.3.1 主要研究内容第13页
  1.3.2 研究思路第13页
  1.3.3 技术路线第13-15页
2 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第15-25页
 2.1 地形地貌第15页
 2.2 地层岩性第15-18页
 2.3 地质构造第18-22页
  2.3.1 区域地质构造第18-19页
  2.3.2 研究区地质构造第19-22页
 2.4 水文地质条件第22页
 2.5 隧洞区岩石(体)物理力学性质第22页
 2.6 隧洞区围岩初步分类第22-25页
3 隧洞工程区地应力场分析第25-33页
 3.1 区域应力场特征第25页
 3.2 地应力的测试分析第25-27页
  3.2.1 地应力测试成果分析第25-27页
  3.2.2 初始应力场预测第27页
 3.3 反演回归初始应力场特征第27-28页
 3.4 辅助洞二次应力场特征第28-32页
  3.4.1 典型断面二次应力场特征第29-30页
  3.4.2 相邻硐室开挖的相互影响第30-32页
 3.5 小结第32-33页
4 岩爆发育特征与分级研究第33-43页
 4.1 岩爆发育特征第33-41页
  4.1.1 长探洞岩爆发育特征第33-38页
  4.1.2 辅助洞岩爆发育特征第38-41页
 4.2 岩爆烈度分级第41-43页
5 岩爆机制的室内试验研究第43-62页
 5.1 岩爆岩石的力学试验研究第43-50页
  5.1.1 单轴压缩下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试验第43-46页
  5.1.2 常规三轴压缩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试验第46-47页
  5.1.3 岩石岩爆倾向性指数(Wet)测试第47-50页
 5.2 岩爆微观机制研究第50-56页
  5.2.1 岩石断口扫描电镜分析第50-55页
  5.2.2 岩爆岩石显微结构分析第55页
  5.2.3 岩爆微观机制第55-56页
 5.3 岩爆物理模拟第56-62页
  5.3.1 岩爆物理模拟研究现状第57-58页
  5.3.2 锦屏二级水电站岩爆物理模拟初探第58-62页
6 岩爆机制及其地质力学模式研究第62-73页
 6.1 岩爆应力状态分析第62-67页
  6.1.1 圆形硐室二次应力状态分析第62-66页
  6.1.2 城门洞形围岩应力状态分析第66-67页
 6.2 岩爆形成机制第67-69页
  6.2.1 卸荷作用第67页
  6.2.2 岩爆力学机制类型第67-68页
  6.2.3 岩爆发生过程第68-69页
 6.3 岩爆地质力学模式第69-73页
7 结论第73-74页
致谢第74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RXRα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与调控以及一种通过诱导RXRα出核引起细胞凋亡的天然化合物的鉴定
下一篇:MPEG-4编解码器的实现及其在视频会议终端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