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卫星通信和宇宙通信论文

织女星个人网格研究

摘要第1-6页
目录第6-9页
图目录第9-12页
表目录第12-13页
第一章 引言第13-39页
   ·网格简介第13-15页
   ·网格的进化第15-18页
     ·第一阶段:元计算时代(Metacomputing)[SMA92]第16页
     ·第二阶段:计算网格和数据网格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第三阶段:面向服务的网格体系结构和分布式协同工作第17-18页
   ·国外个人网格研究现状第18-21页
   ·织女星网格第21-30页
     ·织女星网格社区第24-26页
     ·GSML语言第26-30页
   ·织女星个人网格第30-35页
     ·P2P网络对织女星个人网格的启发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织女星个人网格和传统网格的区别第32页
     ·织女星个人网格对网格技术带来的新挑战第32-35页
     ·织女星个人网格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第35页
   ·本文的贡献第35-36页
   ·论文的组织第36-37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37-39页
第二章 网格的协同工作和P2P的协同工作第39-45页
   ·Access Grid第39-40页
   ·虚拟现实技术在网格中的应用第40-41页
   ·Groove系统介绍第41-42页
   ·Magi系统介绍第42-43页
   ·织女星个人网格支持的协同工作第43-44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44-45页
第三章 网格的文件共享和P2P的文件共享第45-59页
   ·网格文件共享第45-48页
     ·网络文件系统第45-46页
     ·网格文件系统第46-47页
     ·Globus的GridFTP第47-48页
   ·P2P文件共享第48-53页
     ·P2P文件共享与网格文件共享的区别第48-49页
     ·P2P文件共享的优势第49-50页
     ·P2P文件共享模型第50-52页
     ·多点传送机制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·织女星个人网格的文件共享第53-58页
     ·织女星个人网格文件共享的特点第53-54页
     ·织女星个人网格文件共享的多点传输协议第54-58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58-59页
第四章 织女星个人网格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59-85页
   ·织女星个人网格的体系结构研究第59-73页
     ·二维混合型P2P模型第62-66页
     ·织女星个人网格的命名空间第66-68页
     ·织女星个人网格的通讯模式和通讯标准第68-73页
   ·个人网格系统的层次结构第73-82页
     ·个人网格系统层次研究第73-76页
     ·网络层(通讯层)第76-77页
     ·会话层(社区层)第77-79页
     ·消息层(GSML层)第79-81页
     ·应用层(表示层)第81-82页
   ·基于标记语言的应用程序设计第82-84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84-85页
第五章 织女星个人网格的应用第85-97页
   ·ITU第86-88页
   ·ICU第88-93页
   ·IPF第93-95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95-97页
第六章 系统评价第97-103页
   ·织女星个人网格的定量评价标准第97-98页
     ·规模第97页
     ·性能第97-98页
     ·成本第98页
   ·织女星个人网格的定性评价标准第98-101页
     ·用户自主性第99页
     ·可扩展性第99-100页
     ·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第100页
     ·系统的容错能力第100页
     ·系统安全性第100-101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101-103页
第七章 总结和下一步研究方向第103-107页
   ·本文工作总结第103-104页
   ·下一步研究方向第104-107页
参考文献第107-114页
致谢第114-115页
作者简历第115-116页

论文共11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两相厌氧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技术研究
下一篇:脉内调频信号与时频分析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