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2页 |
·论述目的 | 第9页 |
·论述范围 | 第9页 |
·论述层次 | 第9页 |
·香港公营大学与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机制及其运作 | 第9-12页 |
·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(“教资会”)史略 | 第9-10页 |
·教资会的角色、职能与结构 | 第10-12页 |
2 香港政府对公营大学的资助模式 | 第12-15页 |
·“三年补助周期”经常性补助金 | 第12页 |
·非经常性补助金 | 第12-15页 |
·指定用途补助金 | 第12页 |
·追加薪酬补助金 | 第12-13页 |
·住房津贴补助金 | 第13页 |
·学术研究用途补助金 | 第13页 |
·基建及修缮工程补助金 | 第13-15页 |
3 大学的管治架构、营运特色及影响其会计制度之因素 | 第15-18页 |
·管治架构 | 第15页 |
·教研活动 | 第15-16页 |
·公营大学营运特色及其影响 | 第16-18页 |
4 规管大学会计制度会计的文件 | 第18-21页 |
·程序便览 | 第18页 |
·香港会计准则(简称“会计准则”) | 第18页 |
·会计实务推荐准则(简称“推荐准则”) | 第18-21页 |
·发出推荐准则的目的 | 第18-19页 |
·推荐准则建议的大原则 | 第19页 |
·推荐准则所建议的财务报表 | 第19-20页 |
·推荐准则地位及应用目标 | 第20-21页 |
5 教资会资助活动的现行会计制度及处理分析 | 第21-32页 |
·各项补助金的会计制度 | 第21-27页 |
·经常性补助金 | 第21-23页 |
·指定用途补助金 | 第23-24页 |
·基建修缮工程补助金 | 第24-27页 |
·各项活动费用的会计制度 | 第27-32页 |
·研究经费 | 第27-29页 |
·津贴学生组织活动/教职员培训经费 | 第29-32页 |
6 非教资会资助活动的现行会计制度及处理分析 | 第32-38页 |
·自负盈亏活动的会计制度及入账程序 | 第32-35页 |
·自负盈亏教学课程学费收入问题 | 第32-34页 |
·课程开发费用问题 | 第34-35页 |
·捐赠活动的会计制度及入账程序 | 第35-38页 |
·捐赠活动的形式 | 第35页 |
·捐赠活动的准则要求及会计处理 | 第35-36页 |
·现行会计处理分析及建议 | 第36-38页 |
7 其它会计制度及处理分析 | 第38-47页 |
·资产负债项目的会计制度及入账程序 | 第38-39页 |
·存货 | 第38-39页 |
·图书馆、博物馆、艺术廊馆藏 | 第39页 |
·固定资产及折旧的会计处理方法 | 第39-41页 |
·准则要求及会计处理 | 第39-40页 |
·现行会计处理分析及建议 | 第40-41页 |
·活动与活动之间的相互交易 | 第41-44页 |
·相互交易的种类 | 第41-43页 |
·准则要求、现行的会计处理及出现的问题 | 第43-44页 |
·一般及发展储备基金 | 第44-47页 |
·一般及发展储备基金的设立 | 第44-45页 |
·准则要求及现行会计处理及建议 | 第45-47页 |
8 财务报表制度分析 | 第47-54页 |
·现行财务报表的格式及内容 | 第47页 |
·收支表的格式及主要内容 | 第47-51页 |
·收支表的编制主旨及基本原则 | 第47页 |
·现行收支表的主要内容 | 第47-48页 |
·现行收支表格式内容的缺点及建议 | 第48-51页 |
·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及主要内容 | 第51-54页 |
·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主旨及基本原则 | 第51页 |
·缺点及建议 | 第51-52页 |
·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及主要内容 | 第52页 |
·基金结余变动表 | 第52-54页 |
9 结语 | 第54-57页 |
·笔者建议修订的财务报表格式 | 第54-56页 |
·结论 | 第56-57页 |
注释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附录1 院校现行财务报表格式 | 第61-73页 |
附录2 建议修订的财务报表格式 | 第73-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