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纤莫尔干涉三维轮廓术
第1章 绪论 | 第1-16页 |
·莫尔条纹的种类 | 第9-10页 |
·莫尔轮廓术 | 第10-11页 |
·投影法 | 第10页 |
·阴影法 | 第10-11页 |
·光纤莫尔轮廓术 | 第11-12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实现方法 | 第12-16页 |
·数字化模型 | 第13-14页 |
·物体三维轮廓的恢复 | 第14-15页 |
·降噪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光纤莫尔干涉原理 | 第16-38页 |
·莫尔现象的基本理论 | 第16-20页 |
·莫尔条纹的形成 | 第16-18页 |
·莫尔条纹的基本性质 | 第18-20页 |
·干涉与莫尔现象 | 第20页 |
·光纤莫尔干涉原理 | 第20-29页 |
·两光纤出射光场的干涉 | 第21-25页 |
·三光纤出射光场的干涉 | 第25-29页 |
·光纤莫尔干涉光场的若干特性 | 第29-31页 |
·三光纤空间位置与光场分布的关系 | 第29-30页 |
·三光纤光场振幅关系 | 第30页 |
·三光纤光场偏振方向的关系 | 第30页 |
·二维光纤干涉光场的空间频谱特性 | 第30-31页 |
·形变对光纤莫尔干涉光场的调制 | 第31-37页 |
·基本原理 | 第31-36页 |
·数值计算比较 | 第36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3章 傅里叶变换剖面术 | 第38-52页 |
·傅里叶变换 | 第38-41页 |
·连续傅里叶变换 | 第38-40页 |
·离散傅里叶变换 | 第40-41页 |
·FFT轮廓提取基本原理 | 第41-43页 |
·双光纤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| 第43-47页 |
·基本原理 | 第43-45页 |
·FTP方法的测量范围 | 第45-47页 |
·三光纤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| 第47-49页 |
·傅里叶变换的相位调整方法 | 第49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4章 光纤莫尔三维轮廓术的计算机仿真 | 第52-88页 |
·双光纤莫尔干涉光场 | 第52-57页 |
·三光纤莫尔干涉光场 | 第57-79页 |
·正方格子结构光场 | 第57-70页 |
·三光纤偏振方向相同的正方格子结构光场 | 第58-65页 |
·三光纤偏振方向不同的正方格子结构光场 | 第65-70页 |
·正三角形结构光场 | 第70-79页 |
·双光纤和三光纤的比较 | 第79-86页 |
·光纤放置方法的比较 | 第79-86页 |
·计算机模拟 | 第79-82页 |
·理论计算说明 | 第82-86页 |
·所携带信息量的比较 | 第8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6-88页 |
第5章 数字图像处理与降噪技术 | 第88-108页 |
·数字图像的读入 | 第88-89页 |
·数字图像类型的转换 | 第89页 |
·数字图像的增强 | 第89-104页 |
·直方图增强 | 第90-92页 |
·对比度增强 | 第92-93页 |
·线性滤波 | 第93-94页 |
·平滑卷积模板 | 第94页 |
·邻域加权平均 | 第94-95页 |
·中值滤波 | 第95-96页 |
·维纳滤波 | 第96-99页 |
·低通滤波 | 第99-104页 |
·基于MATLAB平台的专用软件设计 | 第104-10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6-108页 |
第6章 光纤莫尔干涉轮廓测量实验 | 第108-120页 |
·系统结构与组成 | 第108-111页 |
·He-Ne激光光源 | 第108-109页 |
·光纤组 | 第109页 |
·CCD图象采集系统 | 第109-111页 |
·装置的调节方法 | 第111页 |
·实验过程与数据处理结果 | 第111-119页 |
·实验一 | 第111-113页 |
·实验二 | 第113-11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9-120页 |
结论 | 第120-12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1-12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25-126页 |
致谢 | 第12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