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绪论 | 第10-19页 |
§1.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§1.2 本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§1.3 论文研究的意义 | 第15页 |
§1.4 论文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| 第15-17页 |
§1.5 研究内容的构建 | 第17-18页 |
§1.6 本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行为分析与机制设计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5页 |
§2.1 行为分析与机制设计的意义 | 第19页 |
§2.2 行为分析与机制设计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5页 |
2.2.1 博弈论 | 第19-21页 |
2.2.2 信息经济学 | 第21-23页 |
2.2.3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装备采办合同定价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| 第25-33页 |
§3.1 我国装备采办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| 第25页 |
§3.2 现行装备采办合同定价机制与过程 | 第25-27页 |
§3.3 现行装备采办合同定价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3页 |
第四章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的寻租行为分析 | 第33-51页 |
§4.1 寻租理论的相关概念 | 第33-34页 |
§4.2 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的寻租行为 | 第34-41页 |
4.2.1 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的寻租者和设租者 | 第35页 |
4.2.2 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寻租活动的表征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2.3 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寻租的产生机制 | 第36-40页 |
4.2.4 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寻租的危害性分析 | 第40-41页 |
§4.3 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寻租的成本收益分析 | 第41-45页 |
4.3.1 寻租者的成本收益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3.2 设租者的成本收益分析 | 第43-45页 |
§4.4 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利益各方的寻租博弈分析 | 第45-51页 |
4.4.1 博弈模型中各参与方的界定 | 第45-46页 |
4.4.2 博弈模型的假定和建立 | 第46-47页 |
4.4.3 博弈模型的求解及分析 | 第47-50页 |
4.4.4 模型结论得到的启示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的代理行为分析 | 第51-69页 |
§5.1 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的代理行为表现 | 第51-54页 |
5.1.1 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的逆向选择行为 | 第51-52页 |
5.1.2 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的道德风险行为 | 第52-54页 |
§5.2 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出现代理行为的原因 | 第54-57页 |
5.2.1 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产生逆向选择的原因 | 第56页 |
5.2.2 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产生道德风险的原因 | 第56-57页 |
§5.3 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代理行为的后果 | 第57-58页 |
5.3.1 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逆向选择行为的后果 | 第57页 |
5.3.2 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道德风险行为的后果 | 第57-58页 |
§5.4 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代理行为的解决机制设计 | 第58-69页 |
5.4.1 解决逆向选择的机制设计 | 第58-64页 |
5.4.2 解决道德风险的机制设计 | 第64-69页 |
第六章根治寻租行为的制度创新与完善代理行为的政策建议 | 第69-74页 |
§6.1 根治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寻租行为的制度创新 | 第69-71页 |
6.1.1 不能为的制度创新 | 第69-70页 |
6.1.2 不敢为的制度创新 | 第70页 |
6.1.3 不必为的制度创新 | 第70-71页 |
6.1.4 不愿为的制度创新 | 第71页 |
§6.2 完善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代理行为的措施与政策建议 | 第71-74页 |
6.2.1 克服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逆向选择行为的有效措施 | 第71-72页 |
6.2.2 克服装备采办合同定价中道德风险行为的政策建议 | 第72-74页 |
结束语 | 第74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附录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