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 | 第1-14页 |
1.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8-12页 |
·从可持续农业到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 | 第8-9页 |
·可持续农业的产生 | 第8页 |
·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| 第8-9页 |
·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 | 第9页 |
·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(SARD)主要的研究领域及其进展 | 第9-12页 |
·对可持续农业的认识 | 第9-11页 |
·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| 第11-12页 |
2.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| 第12页 |
·摆脱农业与农村发展困境的需要 | 第12-13页 |
·应对农业与农村发展所面临挑战的需要 | 第13页 |
·研究的预期目标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湖南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障碍因子分析 | 第14-27页 |
1.障碍湖南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素质、农业资源、农村社会、农村经济因子 | 第14-25页 |
·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 | 第14-15页 |
·湖南农民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 | 第14页 |
·湖南农村基层干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有待加强 | 第14-15页 |
·农业资源环境状况堪忧 | 第15-18页 |
·综合抗灾能力弱,自然灾害频繁 | 第15-16页 |
·耕地退化严重,非农业用地占用大量耕地,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| 第16-17页 |
·农村生态环境恶化,污染严重 | 第17-18页 |
·湖南农村社会发展 | 第18-21页 |
·人口压力大,农村教育相对落后,人口素质提高难度大 | 第18-19页 |
·贫困问题依然存在,扶贫工作缺乏整体性 | 第19-20页 |
·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力量不足,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水平不高 | 第20-21页 |
·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,农民生活缺乏安全感 | 第21页 |
·湖南农村经济发展 | 第21-25页 |
·农产品产量有较大增长,但产业化程度不高 | 第21-22页 |
·非农产业发展质量有待提高 | 第22-24页 |
·农民收入水平低,增长速度尚待加快 | 第24-25页 |
·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,就业结构转换慢 | 第25页 |
2.湖南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障碍因子综合体现在“三种关系”上的不合理与不平衡 | 第25-27页 |
·人与自然 | 第25页 |
·人与社会 | 第25-26页 |
·人与自我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我国农业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| 第27-35页 |
1.传统农业阶段 | 第27-28页 |
2.现代农业阶段 | 第28-30页 |
3.可持续农业阶段 | 第30-33页 |
·可持续农业的提出 | 第30-31页 |
·可持续农业发展现状 | 第31-33页 |
4.可持续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关系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湖南农业与农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及其对策与措施 | 第35-55页 |
1.湖南农业与农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| 第35-42页 |
·发展人类自身——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| 第35-36页 |
·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——农业资源与环境 | 第36-39页 |
·耕地 | 第36-37页 |
·森林 | 第37-38页 |
·淡水 | 第38页 |
·环境 | 第38-39页 |
·发展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——经济 | 第39-42页 |
·推进农业制度创新 | 第39页 |
·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 | 第39-40页 |
·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| 第40-41页 |
·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| 第41-42页 |
2.湖南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对策措施 | 第42-55页 |
·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| 第42-43页 |
·控制人口数量 | 第42页 |
·提高人口质量 | 第42-43页 |
·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| 第43-55页 |
·稳定粮食生产,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 | 第43-46页 |
·以市场为导向,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| 第46-48页 |
·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,促进高科技农业的发展 | 第48-50页 |
·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,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妥善转移 | 第50-51页 |
·治理生态环境,有效控制农业环境的恶化 | 第51-53页 |
·加快丘岗山地综合开发,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平衡 | 第53-55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