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4页 |
·三维动画仿真技术概述 | 第9-11页 |
·三维动画仿真在导航系统中的应用 | 第11-12页 |
·本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| 第12-13页 |
·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惯性导航系统原理 | 第14-39页 |
·导航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| 第14页 |
·惯性导航系统概述 | 第14-15页 |
·惯性参考系中常用的坐标系 | 第15-17页 |
·惯性参考坐标系 | 第15页 |
·地球坐标系 | 第15-16页 |
·地理坐标系 | 第16-17页 |
·陀螺仪及其基本组成 | 第17-18页 |
·两自由度陀螺仪的基本特性及其运动现象 | 第18-20页 |
·单自由度陀螺仪的基本特性及其运动学方程 | 第20-24页 |
·单自由度陀螺仪的基本特性 | 第20-21页 |
·单自由度陀螺仪的运动学方程 | 第21-24页 |
·动力式单轴陀螺稳定平台 | 第24-31页 |
·动力式单轴陀螺稳定平台工作原理 | 第24-25页 |
·动力式陀螺稳定系统运动微分方程 | 第25-27页 |
·典型干扰力矩对动力陀螺稳定系统的影响 | 第27-31页 |
·三轴陀螺稳定平台 | 第31-35页 |
·三轴陀螺稳定平台的构成原理 | 第31页 |
·三轴陀螺稳定平台的工作原理 | 第31-35页 |
·四环三轴稳定平台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| 第35-38页 |
·四环三轴稳定平台的构成 | 第35-37页 |
·四环三轴稳定平台的工作原理 | 第37-38页 |
·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计算机图形学概述 | 第39-49页 |
·三维物体的描述 | 第39页 |
·图形变换 | 第39-43页 |
·齐次坐标 | 第39页 |
·图形的几何变换 | 第39-41页 |
·三维物体的投影变换 | 第41-43页 |
·平行投影和透视投影 | 第41-42页 |
·投影空间 | 第42-43页 |
·观察坐标与世界坐标 | 第43-44页 |
·视口裁剪 | 第44-45页 |
·可见面判断 | 第45-46页 |
·计算机动画 | 第46-48页 |
·传统动画 | 第46页 |
·计算机动画 | 第46-48页 |
·计算机三维动画 | 第48页 |
·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四章 Visual C++面向对象编程与OpenGL概述 | 第49-58页 |
·面向对象方法概述 | 第49-52页 |
·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内容 | 第49-50页 |
·面向对象方法的性质 | 第50-51页 |
·面向对象方法的意义 | 第51-52页 |
·Visual C++中使用MFC进行可视化编程 | 第52-53页 |
·MFC概述 | 第52-53页 |
·MFC中类的组织结构 | 第53页 |
·小结 | 第53页 |
·OpenGL编程原理概述 | 第53-57页 |
·OpenGL概述 | 第53-55页 |
·OpenGL的工作原理 | 第55-56页 |
·Windows系统下的OpenGL函数库 | 第56页 |
·OpenGL动画技术 | 第56-57页 |
·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五章 惯性导航系统课件的实现 | 第58-81页 |
·惯性导航系统的三维动画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58-69页 |
·飞机、陀螺平台与地球模型的绘制 | 第58-61页 |
·坐标系与陀螺仪模型的绘制 | 第61-63页 |
·导弹模型的绘制 | 第63-65页 |
·飞机尾焰的绘制 | 第65-67页 |
·天空、地形的绘制 | 第67-68页 |
·视频捕捉功能的实现 | 第68-69页 |
·仿真数据的存储及仿真曲线的绘制 | 第69-71页 |
·仿真数据的存储 | 第69-70页 |
·仿真曲线的绘制 | 第70-71页 |
·软件整体结构的实现 | 第71-74页 |
·INSSystem开发环境 | 第71-72页 |
·OpenGL头文件和动态链接库 | 第72页 |
·Visual C++与OpenGL接口的实现 | 第72-74页 |
·INSSystem系统各个模块的实现 | 第74-80页 |
·各个模块的实现过程 | 第74-75页 |
·单轴平台部分的实现 | 第75-76页 |
·单轴平台部分的界面 | 第76-80页 |
·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81-83页 |
·全文工作总结 | 第81页 |
·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81-82页 |
·课题研究发展方向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| 第84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7页 |
附录一 | 第87-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