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--工程地质学论文--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--滑坡论文

基于3S技术的滑坡时间预报系统研究

绪论第1-14页
   ·立论依据第7-8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8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8-12页
     ·滑坡时间预报第8-10页
     ·“3S技术”在滑坡研究中的应用第10-12页
   ·论文研究思路第12-14页
第一章 3S技术第14-27页
   ·3S技术基本概念及组成第14-18页
     ·地理信息系统(GIS)第14-15页
     ·遥感(RS)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全球定位系统(GPS)第17-18页
   ·3S技术集成第18-19页
   ·GIS系统的数据库第19-24页
     ·空间数据第19-21页
     ·数据结构模型第21-24页
   ·3S为预报系统提供的主要功能第24-26页
     ·GIS提供的主要功能第24页
     ·RS提供的主要功能第24-25页
     ·GPS提供的主要功能第25-26页
   ·小结第26-27页
第二章 滑坡时间预报流程的建立第27-39页
   ·滑坡系统特点第27-28页
   ·滑坡变形阶段划分第28-29页
   ·滑坡影响因素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影响因素第29页
     ·因子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·基于预警的滑坡分类第31-33页
   ·预报参数及其监测点的选取第33-35页
     ·预报参数第33-34页
     ·监测点的选取第34-35页
   ·重视滑坡前兆和模型实验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滑坡前兆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模拟实验第36页
   ·时间预报系统执行思路第36-38页
   ·小结第38-39页
第三章 监测网的构建第39-48页
   ·监测系统建立的原则第39页
   ·监测网的构成第39-40页
   ·监测内容第40-41页
   ·监测网的建立第41-43页
     ·监测网的布设第41页
     ·监测剖面的布设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监测点的布设第42-43页
   ·监测方法第43-44页
   ·数据接收与处理第44-47页
     ·GPS数据接收与处理第44-45页
     ·RS数据接收与处理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常规数据处理第46-47页
   ·小结第47-48页
第四章 LMFS系统设计第48-58页
   ·系统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·主要实现目标第48-49页
     ·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第49-50页
   ·开发平台推荐方案第50-55页
     ·系统的开发环境第51页
     ·选择开发平台的基本原则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平台选择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·SUPERMAP Ⅲ简介第54-55页
   ·系统设计第55-58页
     ·数据库子系统第55-57页
     ·滑坡预报子系统(专业模型分析)第57-58页
第五章 系统数据库设计第58-72页
   ·系统数据库及其发展趋势第58-60页
   ·滑坡数据组织第60-62页
     ·描述滑坡的数据对象第60页
     ·描述滑坡的数据组成第60-61页
     ·滑坡数据的物理组成和逻辑组成第61-62页
   ·滑坡数据的标准化设计第62-65页
     ·信息图层的划分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数据编码第63-65页
     ·数据字典第65页
   ·数据质量控制第65-66页
   ·数据库的组织结构第66页
   ·数据库建库流程分析第66-68页
   ·数据库建设需要解决的几个技术问题第68-72页
     ·系统海量数据的组织管理第68页
     ·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连接第68-70页
     ·LMFS系统与其它系统数据库的连接方式第70-72页
第六章 系统程序总体设计第72-81页
   ·系统的功能结构第72-76页
     ·系统的功能组合第72-74页
     ·各功能模块介绍第74-76页
   ·LMFS系统的主体界面设计第76-77页
   ·时间预报模型的程序设计第77-78页
   ·系统集成第78页
   ·系统开发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第78-79页
     ·数据融合第78-79页
     ·混合调用的实现问题第79页
   ·小结第79-81页
第七章 结论与建议第81-83页
   ·结论第81页
   ·建议第81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86页
致谢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GIS的新疆萨日达拉东部地区金矿资源预测研究
下一篇:泰勒级数迭代曲面位场处理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