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独创性声明 | 第1-3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5-11页 |
| 0 导论 | 第11-15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2-13页 |
| ·主要研究思路 | 第13-15页 |
| 1 农民收入增长波动状况 | 第15-20页 |
| ·新中国建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前夕农民收入增长波动状况 | 第15-16页 |
| ·农民收入增长波动状况 | 第15-16页 |
| ·农民收入增长波动原因 | 第16页 |
| ·改革开放至今农民收入增长波动状况 | 第16-20页 |
| ·农民收入增长波动周期及阶段 | 第17-19页 |
| ·农民收入增长波动特点 | 第19-20页 |
| 2 改革开放以来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宏观经济因素 | 第20-34页 |
| ·制度构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| 第20-24页 |
| ·改革开放以来构建的土地制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| 第21-23页 |
| ·1978年以来确定的税费制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| ·政策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| 第24-29页 |
| ·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| ·农副产品收购政策及价格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| ·金融扶农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| ·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| ·市场状况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| ·在短缺状态下市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| ·在供过于求状态下市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| 第30页 |
| ·经济周期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| 第30-34页 |
| ·1977-1981年周期的影响 | 第32页 |
| ·1982-1986年周期的影响 | 第32页 |
| ·1987-1989年周期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| ·1990-1996年周期的影响 | 第33页 |
| ·1997-2003年周期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3 改革开放以来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微观经济因素 | 第34-46页 |
| ·投入以及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| 第34-38页 |
| ·成本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| 第38-41页 |
| ·价格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| ·、 市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·效用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| ·收入多样性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4 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| 第46-59页 |
| ·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,实现产业结构效益 | 第47-48页 |
| ·确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重点,实现农业绝对利益 | 第47页 |
| ·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,积极稳妥地调整种植业结构 | 第47-48页 |
| ·调整农业组织结构,实现规模效益和制度边际效益 | 第48-51页 |
| ·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,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 | 第48-49页 |
| ·进行制度创新,实现规模效益和制度边际效益 | 第49-51页 |
| ·发展现代精准农业,提升农业生产管理的效益和水平 | 第51-52页 |
| ·大力发展非农产业,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,促进农业效益提高 | 第52-55页 |
| ·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,增强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| 第52页 |
| ·发挥乡镇企业和非公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 | 第52-54页 |
| ·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,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| 第54-55页 |
| ·建立农村劳动力市场,提高转移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 | 第55页 |
| ·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,提高农业经济整体效益 | 第55-57页 |
| ·调整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发展目标 | 第55-56页 |
| ·调整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发展方向 | 第56页 |
| ·拓宽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发展领域 | 第56页 |
| ·调整科技创新和应用的体制和机制创新 | 第56-57页 |
| ·加强宏观调控,支持农民收入增加 | 第57-59页 |
| ·切实减轻农民负担,推动农民收入增长 | 第57页 |
| ·加大对农业支持补贴力度,支持农民收入提高 | 第57-59页 |
| 结论 | 第59-6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