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言 | 第1-11页 |
第一节 刑法司法解释“立法化”的现象、原因探析 | 第11-26页 |
一、 刑法司法解释“立法化”的表现 | 第12-21页 |
(一) 数量繁多的刑法司法解释是“立法化”的表现 | 第13-16页 |
(二)越权的刑法司法解释是“立法化”的明显表现 | 第16-18页 |
(三)抽象性的刑法司法解释是“立法化”的表现 | 第18-19页 |
(四)立法技术的采用是刑法司法解释“立法化”的表现 | 第19-21页 |
二、 刑法司法解释“立法化” 的原因 | 第21-26页 |
(一)刑法立法的粗疏是刑法司法解释“立法化”的主要原因 | 第21-23页 |
(二)刑法立法对司法解释的依赖性是“立法化”的主观原因 | 第23-24页 |
(三)法官素质不高是刑法司法解释“立法化”的客观原因 | 第24-25页 |
(四)司法解释权力观的现实存在是“立法化”的重要原因 | 第25-26页 |
第二节 对刑法司法解释“立法化”的评析 | 第26-41页 |
一从刑法司法解释的创造性角度之考察 | 第27-32页 |
(一)法律解释具有创造性 | 第27-29页 |
(二)刑法司法解释创造性的限度 | 第29-31页 |
(三)“立法化”超出了创造性的限度 | 第31-32页 |
二、从罪刑法定原则角度之考察 | 第32-36页 |
(一)刑法定原则的法定刑 | 第32-34页 |
(二)“立法化”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| 第34-36页 |
三、从刑法司法解释实施的实效性角度之考察 | 第36-41页 |
(一) “立法化”并没有达到使刑法规范更为明确的目的 | 第36-38页 |
(二) “立法化”阻碍了法官整体素质的提高 | 第38-39页 |
(三) “立法化”减弱了刑法统一与完善的效应性 | 第39-41页 |
第三节 刑法司法解释“立法化”的化解 | 第41-63页 |
一、强化立法解释并非化解“立法化”的良方 | 第41-45页 |
二、确立法官解释为中心的刑法适用解释机制 | 第45-50页 |
(一)我国的刑法适用解释机制 | 第45-46页 |
(二)赋予法官刑法解释权的必要性 | 第46-50页 |
三、完善制约机制保障法官裁量权的正确行使 | 第50-63页 |
(一)加强裁判理由的说理性 | 第50-51页 |
(二)完善解释的程序性约束机制 | 第51-53页 |
(三)建立判例制度约束解释活动 | 第53-55页 |
(四)坚持从严的刑法解释规则 | 第55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