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--环境生物学论文--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--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论文

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分区及配置模式研究

摘要第1-10页
引言第10-11页
1 生态环境建设分区的研究进展第11-17页
   ·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1-14页
   ·生态区划的原则第14-15页
   ·生态区划的指标体系第15-16页
   ·生态区划的方法第16-17页
2 塔里木河流域概况第17-36页
   ·行政范围第19页
   ·自然资源概况第19-29页
     ·塔里木河流域地形、地貌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气候资源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水资源第21-25页
     ·土地资源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森林资源第26-28页
     ·草地资源第28-29页
   ·社会经济条件概况第29-30页
   ·生态环境状况第30-36页
     ·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变迁史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塔里木河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第33-36页
3 研究内容、方法与技术路线第36-39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36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36-37页
   ·技术路线流程图第37-39页
4 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分区第39-58页
   ·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分区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第39-40页
   ·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分区第40-44页
     ·已有分区方法第40页
     ·本文分区指标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本文采用的分区方法第41页
     ·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分区成果第41-44页
   ·各二级区特征分析与生态环境问题评价第44-58页
5 塔里木河流域各分区生态环境建设模式研究第58-88页
   ·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农业建设区生态环境建设模式第58-65页
     ·本区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·典型区域(阿克苏市)调查与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·区域概况第59页
       ·治理过程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·综合效益第60页
     ·关于本区生态环境模式的建议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·建设目标第60页
       ·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研究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·治理与开发措施第61-63页
     ·各二级分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第63-65页
   ·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建设-荒漠化治理区生态环境建设模式第65-74页
     ·本区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 ·典型区域(和田县)调查与分析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·区域概况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·治理过程第67页
       ·综合效益第67-68页
     ·措施配置第68-69页
     ·关于本区生态环境模式的建议第69-74页
       ·建设目标第69页
       ·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研究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·治理与开发措施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·各二级分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第73-74页
   ·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建设模式第74-88页
     ·本区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第74-76页
     ·典型区域(策勒县)调查与分析第76-85页
       ·策勒县概况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·治理过程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·综合效益第81-85页
     ·关于本区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建议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·建设目标第85页
       ·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研究第85页
       ·治理与开发措施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·各二级分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第86-88页
6 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需水量研究第88-95页
   ·植物耗水计算方法第88-91页
   ·生态用水总量计算方法第91-92页
   ·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第92-94页
   ·塔里木河流域生态需水总量第94-95页
7 结论和建议第95-96页
   ·结论第95页
   ·建议第95-96页
参考文献第96-103页
作者简介第103-104页
导师简介第104-105页
致谢第105页

论文共10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转基因烟草木质素生物合成中间代谢物比较研究
下一篇: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