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缩略词表 | 第8-9页 |
前言 | 第9-19页 |
1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2 前人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7页 |
·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3页 |
·根癌农杆菌转化的机理 | 第10-11页 |
·影响根癌农杆菌遗传转化的因素 | 第11-13页 |
·棉花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| 第13页 |
·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研究进展 | 第13-17页 |
·葡聚糖酶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·几丁质酶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3 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| 第17页 |
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9页 |
材料和方法 | 第19-26页 |
1 供试材料 | 第19-20页 |
·植物材料 | 第19页 |
·供试质粒和农杆菌菌株 | 第19页 |
·主要生化试剂 | 第19页 |
·培养条件及不同培养基配方 | 第19-20页 |
2 方法 | 第20-26页 |
·鄂抗棉9号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| 第20-21页 |
·无菌苗培养 | 第20页 |
·优化的再生体系的建立 | 第20页 |
·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 | 第20-21页 |
·鄂抗棉9胚性愈伤组织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实验 | 第21页 |
·农杆菌侵染液的制备 | 第21页 |
·遗传转化相关参数的筛选 | 第21页 |
·转化的棉花材料的分子鉴定 | 第21-25页 |
·质粒DNA的小量制备 | 第21-22页 |
·DNA的提取 | 第22-23页 |
·PCR快速检测的DNA小量提取方法,采取(CTAB法) | 第22页 |
·Southuern杂交的棉花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22-23页 |
·DNA质量检测 | 第23页 |
·PCR鉴定 | 第23页 |
·Southern杂交分析 | 第23-25页 |
·海岛棉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初步研究 | 第25-26页 |
结果分析 | 第26-32页 |
1 鄂抗棉9号再生体系的建立 | 第26-27页 |
2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鄂抗棉-9胚性愈伤组织的转化体系的优化 | 第27-29页 |
·预培养的有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| 第27页 |
·共培养温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乙酰丁香酮(AS)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| 第28页 |
·卡那霉素有效筛选浓度试验 | 第28-29页 |
3 棉花抗性愈伤组织的选择和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| 第29页 |
4 再生植株的分子检测 | 第29页 |
5 再生植株的Southern blotting分析 | 第29-30页 |
6 再生植株的嫁接移栽 | 第30页 |
7 海岛棉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初步研究 | 第30-32页 |
讨论 | 第32-35页 |
1 鄂抗棉9号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 | 第32页 |
2 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鄂抗棉9号胚性愈伤组织的因素 | 第32页 |
3 筛选过程中农杆菌污染现象 | 第32-33页 |
4 卡那霉素对再生的胚性愈伤分化的抑制 | 第33页 |
5 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外植体的优缺点 | 第33页 |
6 继代过程中的幼苗根系受损现象 | 第33页 |
7 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| 第33-34页 |
8 海岛棉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初步研究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40页 |
图版说明 | 第40-43页 |
图版1 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 | 第40-41页 |
图版2: 棉花遗传转化再生过程 | 第41-42页 |
图版3: 海岛棉下胚轴不同激素组合诱导愈伤 | 第42-43页 |
致谢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