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学各部门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金融法论文

论票据抗辩

引言第1-8页
一、 票据抗辩的特征与立法第8-19页
 (一) 、 关于票据抗辩的涵义与特征第8-10页
 (二) 、 票据抗辩与民法上的一般抗辩的比较分析第10-12页
 (三) 、 不同法系下的票据抗辩规则第12-19页
  1 、 日内瓦统一票据法体系第13-14页
  2 、 英美票据法体系第14-16页
  3 、 《联合国国际汇票和国际本票公约》第16-17页
  4 、 我国《票据法》的票据抗辩第17-19页
二、 票据抗辩的事由分析第19-41页
 (一) 、 理论界对票据抗辩的分类第19-22页
 (二) 、 票据抗辩的制度基础与票据抗辩事由第22-41页
  1 、 基于票据的文义上的瑕疵而产生的抗辩第23-35页
  2 、 基于票据的相对无因性理论,因票据的原因关系而产生的抗辩第35-37页
  3 、 票据行为违反民法的意思表示真实原则,由此而产生的抗辩第37-41页
三、 票据抗辩限制问题第41-45页
 (一) 、 各国票据法在票据抗辩限制的立法上,有两种立法主义第41-42页
 (二) 、 关于票据抗辩限制的内容第42-43页
 (三) 、 票据上的善意取得第43页
 (四) 、 恶意抗辩第43-45页
四、 票据抗辩的司法实务及其思考第45-54页
 (一) 、 在诉讼程序上,将票据的基础关系与票据关系混同于同一案件中,不符合民事诉讼法和票据法的规定第48-50页
 (二) 、 法院任意地对已经背书转让的票据采取保全措施,违反票据抗辩的切断制度第50-51页
 (三) 、 关于行使票据抗辩权的主体和时间问题第51页
 (四) 、 关于空白票据补记的问题第51-52页
 (五) 、 票据关系终结后的票据诉讼问题第52页
 (六) 、 司法实务中对恶意持票的认定存在误区第52-54页
五、 结语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利益关系视角下的我国地方行政垄断
下一篇:论民事诉讼中的证人作证制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