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 前言 | 第1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1.2 电能质量监测与分析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3页 |
1.2.1 电能质量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0-12页 |
1.2.2 电能质量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3-14页 |
2 电能质量的指标和测量模型 | 第14-29页 |
2.1 电能质量指标的确定 | 第14-15页 |
2.2 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 | 第15-17页 |
2.3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| 第17-18页 |
2.4 电压的波动与闪变 | 第18-23页 |
2.4.1 电压波动与闪变的概念 | 第18页 |
2.4.2 闪变觉察率F(%)和瞬时闪变视感度S(t) | 第18-19页 |
2.4.3 视感度系数K(f)和灯—眼—脑环节的传递系数 | 第19-20页 |
2.4.4 短时闪变值P_(st) | 第20-21页 |
2.4.5 IEC推荐的闪变仪介绍 | 第21-23页 |
2.5 三相电压(电流)的不平衡度 | 第23-25页 |
2.6 电网谐波 | 第25-26页 |
2.7 电能质量扰动的检测 | 第26-29页 |
2.7.1 电能质量扰动的介绍 | 第26页 |
2.7.2 奇异信号在小波变换下的特性 | 第26-27页 |
2.7.3 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奇异性检测算法 | 第27页 |
2.7.4 基于小波变换的瞬时扰动信号的捕捉 | 第27-29页 |
3 数字测量方法的运用 | 第29-45页 |
3.1 交流电压、电流、功率及功率因数的计算 | 第29-30页 |
3.2 频率的测量 | 第30-32页 |
3.2.1 频率测量的原理 | 第30-31页 |
3.2.2 方法的改进及应用 | 第31-32页 |
3.3 快速傅立叶变换的频谱分析 | 第32-35页 |
3.3.1 DFT的原理 | 第33页 |
3.3.2 FFT算法的导出 | 第33-34页 |
3.3.3 FFT的定点DSP实现 | 第34-35页 |
3.4 闪变测量的数字化实现 | 第35-39页 |
3.4.1 瞬时闪变值P(t)的计算方法 | 第36-38页 |
3.4.2 短时间闪变值P_(st)的计算方法 | 第38-39页 |
3.5 电能质量扰动检测算法—小波变换的DSP实现 | 第39-41页 |
3.5.1 引言 | 第39页 |
3.5.2 Mallat算法 | 第39-41页 |
3.6 FIR数字抗混叠滤波器的设计 | 第41-45页 |
3.6.1 引言 | 第41-42页 |
3.6.2 FIR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| 第42-43页 |
3.6.3 FIR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 | 第43-45页 |
4 电能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下位机的研制 | 第45-60页 |
4.1 引言 | 第45-46页 |
4.2 主电路的设计 | 第46-48页 |
4.2.1 装置的主要性能指标 | 第46页 |
4.2.2 主电路的结构 | 第46-47页 |
4.2.3 辅助电路的设计 | 第47-48页 |
4.2.4 人机接口的设计 | 第48页 |
4.3 数据采集及A/D转换 | 第48-51页 |
4.3.1 前端信号处理 | 第48-49页 |
4.3.2 锁相环的设计 | 第49页 |
4.3.3 A/D转换 | 第49-51页 |
4.4 DSP硬件及软件的设计 | 第51-58页 |
4.4.1 DSP的选取 | 第51-52页 |
4.4.2 主从DSP的数据通信方式 | 第52-53页 |
4.4.3 主从DSP的资源状况及资源分配 | 第53-54页 |
4.4.4 主从DSP的软件设计 | 第54-58页 |
4.5 抗干扰设计 | 第58页 |
4.6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| 第58-60页 |
5 电能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0-71页 |
5.1 软件系统的分析 | 第60-61页 |
5.2 软件系统总体结构及功能设计 | 第61-63页 |
5.2.1 软件系统平台的总体设计 | 第61-62页 |
5.2.2 电能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软件平台的功能模块图 | 第62-63页 |
5.3 电能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软件平台的实现方法 | 第63-68页 |
5.3.1 软件平台界面开发工具的选择 | 第63页 |
5.3.2 软件平台的界面模块具体实现 | 第63-65页 |
5.3.3 软件平台通讯模块的具体实现 | 第65-66页 |
5.3.4 软件平台的数据库开发环境的选择 | 第66-67页 |
5.3.5 软件平台的数据库开发 | 第67-68页 |
5.4 软件测试 | 第68-71页 |
5.4.1 软件测试方法 | 第68-69页 |
5.4.2 系统测试过程及结果 | 第69-71页 |
6 误差分析 | 第71-74页 |
6.1 误差分析 | 第71-72页 |
6.2 系统误差模型的建立及软件校正 | 第72-73页 |
6.3 理论设计精度 | 第73-74页 |
7 全文结论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