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质学论文--矿物学论文--矿物分类论文

浙江沿岸粘土矿物与长江物质示踪标记的初步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8页
英文摘要第8-10页
致谢第10-11页
符号说明第11-13页
图表名录第13-14页
1 引言第14-16页
2 文献综述第16-24页
 2.1 河口水动力环境第16-17页
 2.2 物源追踪第17-19页
  2.2.1 物源追踪的示踪标记第17-18页
  2.2.2 物源追踪的定量化模型第18-19页
 2.3 有关粘土矿物的研究第19-24页
  2.3.1 粘土矿物空间分布差异实例及原因探讨第19-20页
  2.3.2 粘土矿物与气候变化第20-21页
  2.3.3 粘土矿物定量分析第21-24页
3 研究区域概况第24-42页
 3.1 东海地质构造第24-26页
  3.1.1 海底地形第24页
  3.1.2 地球物理与构造特征第24-26页
 3.2 长江口概况第26-30页
  3.2.1 气象第26-27页
  3.2.2 水文第27-29页
  3.2.3 水化学(pH值)第29-30页
 3.3 钱塘江口及杭州湾概况第30-35页
  3.3.1 气象第31页
  3.3.2 水文第31-34页
  3.3.3 水化学第34-35页
 3.4 椒江口概况第35-38页
  3.4.1 气象第35-36页
  3.4.2 水文第36-37页
  3.4.3 台州湾水化学特征第37-38页
 3.5 温州湾概况第38-42页
  3.5.1 气象第38-40页
  3.5.2 水文第40-41页
  3.5.3 水化学(盐度与pH值)第41-42页
4 材料与方法第42-53页
 4.1 沉积物取样第42页
 4.2 实验室分析第42-45页
  4.2.1 粒度分析第42-44页
  4.2.2 粘土矿物含量分析第44页
  4.2.3 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分析第44-45页
 4.3 数据分析第45-47页
  4.3.1 粒度参数计算第46页
  4.3.2 单颗粒粘土矿物的起动与沉降第46-47页
 4.4 粘土矿物鉴定第47-53页
  4.4.1 几种主要粘土矿物的物理特征第48-50页
  4.4.2 几种主要粘土矿物的XRD鉴定第50-51页
  4.4.3 粘土矿物衍射数据的数据处理第51-52页
  4.4.4 不对称衍射峰形强度的测量第52-53页
5 结果第53-81页
 5.1 杭州湾短柱状样的粒度特征第53-65页
 5.2 浙江沿岸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第65-73页
 5.3 粘土矿物分析第73-79页
  5.3.1 粘土矿物相对含量第73-74页
  5.3.2 粘土矿物的起动流速和沉降速率第74-79页
 5.4 有机物含量分析第79-81页
6 讨论第81-96页
 6.1 杭州湾沉积环境特征第81-84页
 6.2 粘土矿物相对含量的统计分析第84-85页
 6.3 粘土矿物的示踪意义第85-94页
  6.3.1 示踪标记的选择第85-86页
  6.3.2 粘土矿物的分布趋势第86-87页
  6.3.3 粘土矿物的形成第87-89页
  6.3.4 粘土矿物的化学稳定性第89-90页
  6.3.5 粘土矿物的絮凝与沉积分异第90-94页
 6.4 颗粒态有机碳含量与粘土矿物第94页
 6.5 物源追踪的概念模型的修正第94-96页
7 结论第96-99页
参考文献第99-108页
附录第108页

论文共10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刺五加及其复合药对大鼠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
下一篇:现代化过程中意识形态的整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