靖安油田长6油藏储层评价及扩边潜力的地质研究
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目录 | 第4-5页 |
前言 | 第5-7页 |
第1章 区域地质特征 | 第7-11页 |
·区域地质背景概况 | 第7-8页 |
·区域沉积背景特征 | 第8-9页 |
·延长统地层沉积构造演化史 | 第9-11页 |
第2章 储层层序划分与对比 | 第11-15页 |
·标志层-旋回分析法 | 第11页 |
·层序地层学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| 第11-12页 |
·地层划分对比的原则及分层结果 | 第12-15页 |
第3章 储层岩石学特征 | 第15-19页 |
·砂岩的碎屑成分组成 | 第15-17页 |
·填隙物和胶结物的成分组成 | 第17-19页 |
第4章 储层沉积相特征 | 第19-38页 |
·沉积相标志 | 第19-24页 |
·岩石相单元的类型 | 第24-26页 |
·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沉积相的特征 | 第27-33页 |
·沉积相在纵向上的展布 | 第33-34页 |
·沉积相的平面展布 | 第34-38页 |
第5章 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| 第38-48页 |
·主要成岩作用及其特征 | 第38-44页 |
·成岩阶段的划分 | 第44-46页 |
·成岩作用的影响因素 | 第46-48页 |
第6章 储层孔隙发育的特征 | 第48-53页 |
·储层孔隙类型 | 第48-49页 |
·储层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 | 第49-51页 |
·储层孔隙的演化 | 第51-53页 |
第7章 有利储集相带预测 | 第53-72页 |
·储层地质评价 | 第53-59页 |
·储层评价模型的建立 | 第59-68页 |
·有利区块预测 | 第68-72页 |
结论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7页 |
图版1 | 第77-79页 |
图版2 | 第79-80页 |
附图 | 第80-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