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I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II | 第5-8页 |
1.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攀钢基本情况 | 第8-11页 |
1.1.1 发展回顾 | 第9-10页 |
1.1.2 产业状况 | 第10-11页 |
1.1.3 现行战略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程序和方法 | 第13-17页 |
1.3.1 研究程序说明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说明 | 第14-17页 |
2. 外部环境分析 | 第17-35页 |
2.1 钢铁产业环境 | 第17-25页 |
2.1.1 关键外部因素 | 第17-24页 |
2.1.2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| 第24-25页 |
2.2 钒产业环境 | 第25-28页 |
2.2.1 关键外部因素 | 第25-27页 |
2.2.2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| 第27-28页 |
2.3 钛产业环境 | 第28-34页 |
2.3.1 关键外部因素 | 第28-33页 |
2.3.2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| 第33-34页 |
2.4 外部环境整体评价 | 第34-35页 |
3. 内部能力分析 | 第35-52页 |
3.1 企业基础能力 | 第35-39页 |
3.1.1 自然禀赋 | 第35页 |
3.1.2 人力资源 | 第35-36页 |
3.1.3 企业管理 | 第36-38页 |
3.1.4 研发能力 | 第38-39页 |
3.1.5 制度竞争力 | 第39页 |
3.1.6 小结 | 第39页 |
3.2 主导产业竞争力 | 第39-50页 |
3.2.1 钢铁产业 | 第39-46页 |
3.2.2 钒产业 | 第46-48页 |
3.2.3 钛产业 | 第48-50页 |
3.3 内部能力整体评价 | 第50-52页 |
3.3.1 攀钢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| 第50-51页 |
3.3.2 内部产业定位评价 | 第51-52页 |
4 发展思路和战略选择 | 第52-65页 |
4.1 任务陈述 | 第52页 |
4.1.1 攀钢制定任务陈述的依据 | 第52页 |
4.1.2 攀钢任务陈述 | 第52页 |
4.2 战略目标 | 第52-53页 |
4.3 总体发展战略 | 第53-54页 |
4.3.1 战略匹配 | 第53页 |
4.3.2 备选战略评价 | 第53-54页 |
4.3.3 总体战略 | 第54页 |
4.4 主导产业的竞争战略 | 第54-58页 |
4.4.1 钢铁产业的战略选择 | 第54-56页 |
4.4.2 钒产业的战略选择 | 第56-57页 |
4.4.3 钛产业的战略选择 | 第57-58页 |
4.5 战略措施 | 第58-65页 |
4.5.1 深化改革,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| 第59页 |
4.5.2 建立与新战略相匹配的组织结构 | 第59-60页 |
4.5.3 强化资本运营能力,避免快速扩张带来负面影响 | 第60-61页 |
4.5.4 解决战略实施中的人力资源问题 | 第61页 |
4.5.5 推进管理创新,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 | 第61-62页 |
4.5.6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 | 第62-63页 |
4.5.7 转变营销观念,创新营销体制 | 第63-64页 |
4.5.8 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,加强员工对战略的认同 | 第64-65页 |
5 结论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9页 |